台駐美代表與立陶宛晚宴主角 台式「超抵牛扒」從何而來?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日前,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在雙橡園接待訪問華府的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帕維里奧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她特別在臉書(Facebook)上分享活動照片,並特地招待立陶宛官員品嚐台灣的夜市牛排與珍珠奶茶剉冰,通過有立陶宛國旗色的三色豆(玉米、青豆仁、紅蘿蔔)作為配菜的台式牛排增進雙方情誼。究竟在台灣夜市常見的「台式平價牛排」是怎麼出現的?

日據時期,日本人就已將西餐帶進台灣,但對台灣民間社會影響並不大,西餐也並不普及。台灣普羅大眾真正開始廣泛接觸西餐,還是1950年代大量美援與美軍駐台後的事。

本來以農立業的台灣人,多因牛會幫忙農事而不願吃牛肉,但美援的物資例如小麥、牛肉等慢慢地改變了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不過那時進口到台灣的牛肉價格非常昂貴,只有經濟條件比較富裕的民眾,才有機會享用到西餐廳的牛排。對於一般小老百姓來說,牛排是吃不起的高級餐點。

儘管1960年代末期台灣經濟起飛,加上1970年代台糖推出「飼養肉牛計劃」,始終無法滿足台灣人對牛肉的需求,故當時多仍仰賴進口。1975年時台灣正式進口新西蘭、澳洲與中南美洲產的肉牛後,才開始有物美價廉的牛肉,而平價的台式牛排正是於此時誕生。

台灣夜市的鐵板牛排是許多民眾的最愛,將面、牛排放在高温鐵板上,再打一顆雞蛋,淋上店家自制的特殊醬汁,就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台式牛排。(Facebook@grandhyatttaipei)

對於台灣人來說,平價連鎖牛排館與夜市裏的鐵板牛肉攤,多有着兒時的回憶,像是小學考試考第一或是慶祝父親節等節日,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到那裏慶祝。在鐵板上吱吱作響的牛排、空氣中瀰漫着蘑菇醬的香氣,是許多台灣人對於「牛排」的第一印象。

台灣第一家平價連鎖牛排店,便是由曾任西餐廳主廚的孫東寶於1976年設立。從此牛排開始大眾化,像是我家牛排、貴族世家等,結合色拉吧、自助餐廳的平價牛排館一間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雖然有眾多平價牛排店,但牛排基本都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徵:首先,是鐵板。台式牛排的最大特色在於將牛排放在鐵板上,再淋上濃稠的蘑菇醬或黑胡椒醬,以此補足平價牛肉的口感與味道。

至於,為何台式牛排多直接將鐵板端上桌呢?美食家們對此有兩種說法,第一種看法認為,台灣過去曾被日本殖民過,會用鐵板烤牛肉是受到日本鐵板燒,或是鋤燒(壽喜燒)的啟發。

另一派則認為,台灣的平價牛排主要是被1965年香港美心西餐廳推出的「鐵盤餐」影響。香港的鐵盤餐是以肉類為主,再搭配香腸、墨魚等配菜放在鐵盤上端給客人享用。由此還衍生出許多搭配,像是鐵板牛柳絲炒麪、鐵板海鮮炒烏冬等,端上桌後服務生會實時淋上搭配的肉汁。高温的鐵盤會讓醬汁沸騰,進而增加食物的香味。

除了鐵板外,淋在牛排上的蘑菇醬、黑胡椒醬也有獨特之處。許多曾到歐美留學、旅居的台灣民眾發現,在那裏根本找不到同款的蘑菇與黑胡椒醬。傳統西餐的蘑菇醬有兩種做法,即以奶油或是酒醋為基底。不過台式牛排的醬汁並不是用前述任何一種方式製成,而是將蘑菇、洋葱、紅葱頭與大蒜一起爆香,倒入西紅柿醬、醬油再勾芡,這便是台灣人熟悉的牛排醬。

雖然隨着經濟、飲食習慣的變化,以及衛生考慮,平價台式牛排館已非多數民眾外食的首選。不過平價美食,除了美味,還有童年記憶外,更有着台灣1949年後的經濟與歷史發展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