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600年無水浸有賴「千龍吐水」? 古人工程竟不輸現代城市

撰文:當代中國
出版:更新:

每一次北京暴雨,都會引發人們對於故宮排水「黑科技」的關注。「千龍吐水」有甚麼玄機?故宮是否真的600年無水浸?古代最頂尖的排水工程,是否真的不輸現代城市?

故宮地勢北高南低 有助排水

北京故宮的排水「秘訣」有3個要點:首先是地勢,紫禁城北高南低,南北高度差約1米多,有助自然排水。

故宮平面圖,北門神武門地平標高46.05米,南門午門地平標高44.28米,呈北高南低格局,內金水河由西北角流入故宮,再由東南角流出,承擔排水重任。(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其二是內金水河,這條全長約2,000米的內河,從西北至東南貫通紫禁城,是所有排水溝渠的終點,並與外部水系相連,肩負排水重任。

第三就是設計精妙的排水系統,其始建於明朝,採用明暗結合的設計,主要包括建築(屋頂)、地表(明溝、排水孔)、地下(暗溝)三個部分。

故宮太和門廣場上的內金水河,這條內河上共有20多座橋、10多處涵洞,不僅有風水考量,更肩負排水重任。(Getty/當代中國授權)

故宮建築屋頂 也有排水設計?

紫禁城建築的屋頂都有一定坡度,上半部分坡度較陡、下半部分較緩,降雨時,雨水會快速沿着屋頂下落,在屋檐位置則會向前方排出,落到地面,避免雨水回流。

故宮建築的屋頂設計有助於排水,屋檐盡頭的圓形瓦片「瓦當」、三角形瓦片「滴水」,令雨水不會倒流入內,可以筆直垂落。(Getty/當代中國授權)

同時,屋檐最外側安裝了兩種特殊的瓦片:近似三角形的「滴水(滴子)」和圓筒狀的「瓦當(貓頭)」,滴水可以令雨水匯集成一條直線下落,瓦當則可以防止雨水滲入屋檐內。

故宮「千龍吐水」的真相是?

工匠們還為紫禁城建築設計了各式各樣的排水孔洞。

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例,其坐落於三層台基之上,每層台基的地面有3%-5%的輕緩坡度,中間高、四周低,保證中央的宮殿不會積水。

2023年7月31日,北京暴雨,故宮三大殿再次出現「千龍吐水」景觀。(Getty/當代中國授權)

台基四周欄杆底部有排水的孔洞,另裝飾有超過1,100個用於排水的螭首龍頭,令雨水可以很快排到下層,在暴雨時就會出現「千龍吐水」的壯觀景象。

雨水落地後,通過建築周邊的明溝排走,進入內金水河,或通過各類排水孔(錢眼、溝眼)流入地下暗溝。四通八達的暗溝聯通各個宮殿院落,將雨水匯集到幹溝(主幹渠),最後導入內金水河,匯入城市河道。

故宮部分排水設施:1、庭院內的錢眼;2、院牆底部的排水口;3、太和殿廣場上的錢眼與暗溝;4、被石板覆蓋的神武門地下溝渠。(網上圖片/當代中國授權)

明清時期,每年都要按時對所有溝渠進行清理、修整,以保證排水暢通。

故宮排水系統9成沿用古代設施

那麼,紫禁城600年無水浸,是否為真?其實屬於誇張說法。

故宮部分排水溝渠。(故宮博物院/當代中國授權)

歷史記錄顯示,明清時期,紫禁城曾多次因暴雨、洪水而發生水浸。如光緒11年(1885年)時,由於河道淤塞,「咸安宮夾道涵河起至文淵閣東牆內止,均有積水數尺不等。」

2023年7月31日,北京暴雨,雨水順着故宮午門城樓的排水系統排出。(視覺中國/當代中國授權)

準確來說,故宮的排水網絡可以大大減低水浸風險,即使遇到水浸情況,也可以迅速排出積水。

故宮水浸 竟是因現代產物?

這龐大的排水系統,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故宮現有雨水、污水兩套獨立的排水系統,當中雨水排水設施有9成是沿用古人所建造的,現存雨水溝長度超過15公里,當中暗溝長度近13公里;現代修建的排水溝渠,佔比大約不到10%,主要位於原本沒有排水設施的邊緣區域。

故宮內金水河與外部水系聯通,圖為故宮西北角、筒子河(外金水河)進入內金水河的入口。(視覺中國/當代中國授權)

近年來,故宮部分區域也曾出現水浸。工作人員檢查發現,排水溝渠裏有大量水樽、膠袋等現代產物,導致排水口堵塞,清理後就恢復正常排水功能。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閱讀:皇帝的雨衣有甚麼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