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湧入寺廟做義工 從不如意現實生活中求解脫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離職後在家待久了,覺得思緒挺亂的。寺廟讓人感覺很自在、清凈,所以我就來這里當常住義工,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31歲劉女士曾是深圳一家社會福利企業的副總經理。由於工作遇到瓶頸,她在今年10月裸辭尋找新的人生方向。但辭職以後,她大部分時間不在積極求職,而是在深圳寺廟弘源寺當了近兩周的義工,過着「充實又悠閒的生活」。

劉女士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她辭職後最初在家裏「躺平」了一個月,工作上的壓力是緩解了,但也「愈躺愈難受」,對生活感到迷茫。此時,她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年輕人分享到寺廟當義工的積極經歷後,決定試試。

劉女士在寺廟被分配到齋堂組,工作範圍包括洗菜、切菜、包包子,打掃衛生,洗碗洗碟子等。目前單身的她笑道:「我和父母住,之前在家裏不怎麽做家務,來這裏的十天,大概把前幾十年沒洗過的碗全洗了一遍」。

她每天的體力工作時間長達六小時,除此之外,劉女士和義工們每天也必須進行自我修行,包括上早晚課、誦經、抄經等。

她說:「寺廟的規律生活是挺辛苦的,早上5點半就要起身上早課,到晚上9點才睡。但我每天過得很充實。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不是佛教徒,也聽不懂經文,但來到這裏之後就整個人好像正能量強一些,整個人狀態稍微好一點」。

年輕人到寺廟做義工是中國近五年來佛教文化紅火的一種延伸。隨着中國社會「內卷」加劇,更多年輕人在面臨工作和生活壓力時選擇「佛系」,轉向追求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方式。

中國各地寺廟近年來也傳出被年輕人「占領」的消息,有關年輕人「在上班與上進之間,選擇上香」的調侃輿論在網絡上盛傳。根據旅遊平台攜程在2023年初發布數據,中國寺廟門票的訂單在2023年初同比增長了310%,其中近半來自90後和00後。

深圳弘法寺香客絡繹不絕,即便是工作日,前來祈福的公眾有超過一半是年輕人。(聯合早報/林煇智攝)

記者在11月中旬走訪深圳兩座佛教寺廟時發現,即便是工作日,寺廟的香客絡繹不絕,有超過一半是年輕人。這一現象與過去寺廟只有在初一、十五和重要佛教節日才熱鬧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前來燒香拜佛的也不再只是上了年紀的信徒。

此外,寺廟內的義工們也大多是年輕人,有的在寺廟門口內為信徒遞香,有的在佛殿裏維持秩序,有的打掃衛生等。

在深圳弘法寺當了20年義工的劉霞觀察,寺廟在疫情後出現年輕化趨勢。她說,除了一般香客,有更多年輕人投身義工的行列,並積極參與寺廟的禪修、拜懺法會等各種活動。有40年歷史的弘法寺是深圳香火最旺的寺廟。

報名人數踴躍義工空缺一「位」難求

一名11月中旬在弘法寺當了五天義工的23歲廖紫曦(化名)受訪時指出,她幾個月前已萌生了當義工的念頭,但報名人數過多,寺廟床位有限,一直預約不上。「這段時間正好有空缺,我看到後趕緊在網上報名,然後就來了」。

受訪義工指出,一些寺廟的義工人數供過於求,要當義工必須提前幾周預約。圖為深圳弘源寺的義工辦公室外的招募告示。(聯合早報/林煇智攝)

不少受訪年輕香客和義工均指出,遠離鬧市的寺廟環境讓他們感到很舒服,心境變得平靜。大部分受訪者都表示自己並沒有強烈的宗教信仰,但到寺廟讓他們內心踏實,希望能借助更高的力量,從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中解脫。

目前仍處於待業狀態的廖紫曦把當義工的時間形容為一個「間隔周」。她說:「現在的社會情況有點不太正常,內卷文化嚴重,很多制度不公平。來寺廟當義工算是一種心靈上的旅行,讓我們換一個方式來面對這些問題。」

今年7月剛從大學畢業的黃琪琪(25歲)受訪時說,她在過去四個月投了20多份簡歷求職,但都石沉大海。眼見年末將至,她希望能在新年伊始前開始工作,卻不知何開始,所以才決定先到寺廟當義工修養性情。

她感嘆:「今年的就業大環境太難了。如果說我來這裏當義工是無所求,純粹為了體驗寺廟生活,那肯定是在忽悠佛菩薩。無事不登三寶殿,我多少也是希望通過把自己奉獻出來,得到一些相應的回報。」

隨着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在過去一年備受關注。官方數據顯示,青年失業率在今年前半年逐月攀升,並在今年6月達到21.3%的新高。政府隨後以「健全優化」統計工作為由,從8月起暫停公布最新相關數據。

為迎合年輕人的喜好,有寺廟也在院內設有現代餐飲店鋪,以及網紅打卡點。(聯合早報/林煇智攝)

有分析指出,當代青年「求神拜佛」的現象折射出他們內心的焦慮與迷茫,而在寺廟當義工,則是他們在面臨現實困境時,尋求自我治療與短暫逃避的一種方式。

劉女士說:「選擇來寺廟,一開始確實有一種逃避現實的感覺。但後來我想,我在家也無所事事,還不如去做點有意義的事。」

廣州一葦渡心心理咨詢首席專家韋志中受訪時研判,年輕人湧入寺廟當義工的現象是「仁者愛人」的一種體現,通過奉獻自己來為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戰尋找突破口,是一種積極的作為。

他指出,年輕人遇到人生重要轉折時,往往需要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來趕走心中的迷茫,而寺廟作為一個心靈成長、精神自我修行的道場,正好充當了這樣避風港。

韋志中說:「很多年輕人不是佛教徒,不是以宗教理念接觸佛教。他們是受到佛教慈悲文化的熏陶,希望通過實踐滋養和安放內心,成長自己,利益他人,為自己未來尋找出路。」

他認為,近年來佛教文化在年輕人中的興起,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彈性和柔性。

他解釋,中國過去幾十年中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時,儒家文化自然盛行,提倡人們入世,努力拼搏。但隨着中國走向高質量發展,社會在過程中難免會經歷一些陣痛。

他說:「當大家覺得浮躁、迷茫時,佛教文化在這個時候就可以起到緩沖作用,教人們如何放下自在。」

結束了義工旅程,年輕人終究須離開寺廟,回歸社會。短暫的經歷可暫時讓他們脫離現實生活中的苦海, 但問題不會就此消失。 寺廟為這些年輕人提供了理清思緒與被寬容的空間,「下山」後如何要面對實際問題?對一些受訪者來說,寺廟生活讓這個答案更明確了。

廖紫曦就告訴記者:「還是得靠自己」。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