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過大禮、安床 傳統廣東婚俗還有哪些「儀式感」?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婚書、禮餅、繡花鞋、茶杯、筷子……這些中式傳統婚禮常用到的婚俗物品應如何使用、有何講究?在廣州市荔灣區婚俗文化館能找到答案。1月19日,廣州市荔灣區民政局舉行「傳承大美婚俗、共建幸福荔灣」荔灣區婚俗文化館揭牌儀式。儀式上,不少新婚夫婦前來「打卡」,感受傳統婚俗文化。

記者走訪發現,荔灣區婚俗文化館整體採用環繞式區域佈局,展陳面積約300平方米,館內全方位展示廣府傳統婚禮習俗這項非遺項目,設置了婚俗歷史展覽、還原古代實體場景、設置雙喜打卡點等,向市民展示婚俗歷史文化的變遷。

廣州西關婚俗有何講究?荔灣區婚俗文化館的展板記錄了西關婚俗的儀式,「廣州西關婚俗是廣府婚俗的典型代表,西關婚俗包括擇吉日、過大禮、落櫳、安床、開臉、上頭等多個環節。訂好良辰吉日後,男方會帶着禮品到女方家中正式奉上聘書,稱『過大禮』,禮金、禮品皆為雙數,取『好事成雙』的意頭。『過大禮』後,女方需要回禮,將嫁妝送到男方家中,又稱『落櫳』……」

示意圖片。(視覺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荔灣區婚俗文化館展示了一幅清朝年間的「過大禮」婚約書——「文定之敬」,這是廣州廣府婚禮習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家族第四代廣府婚俗傳承人、荔灣區婚俗文化館廣府婚禮習俗項目顧問盧燕武(八姑姐)捐贈給荔灣區婚俗文化館的家族藏品。

盧燕武介紹,「文定之敬」是清朝年間男女雙方確定的婚約,於婚期前已擇吉時吉日,由男方選定有身份輩分之親長書寫,按女方的身份寫上需要送上的物品銀錢。

「從館內展示的『文定之敬』可以看出,婚約書十分講究,和整個婚禮的內容貼合,規定了婚禮需要使用的物品,比如禮金、花瓶、碗、盆等婚俗物品。」盧燕武表示,自己家族從事主持廣府婚俗儀式已有100多年,希望能將家族珍藏的傳統廣府婚俗文化珍品帶給更多市民觀看,讓市民了解廣府婚俗文化的淵源。

圖為廣州婚紗店。(視覺中國)

除了「文定之敬」,盧燕武還專門捐贈了新人結婚時需要使用的兩套杯子——「跨鳳天地套杯」和「乘龍感恩套杯」。這兩套杯覆刻20世紀80年代的款式,鑲銀鍍真金。盧燕武介紹,「跨鳳天地套杯」是回男家敬茶時使用的,寓意闔家圓滿;而「乘龍感恩套杯」是在女方家敬茶時使用的,寓意謹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在荔灣區婚俗文化館開館當天,有不少新人前來登記結婚,來自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的林先生和林太太就是其中一對。林太太表示:「我們提前15天在網上預約登記結婚,被工作人員告知我們選上了參加荔灣區婚俗文化館的開館儀式。我特意穿了馬面裙,並為丈夫配了一套唐裝,希望以中式傳統禮服記錄結婚的美好瞬間,在婚俗文化館記錄幸福的一刻。」

「我們將把荔灣區婚俗文化館打造為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向市民展示廣府婚俗文化。」廣州市荔灣區婚姻登記處負責人文志紅表示,廣州作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荔灣區將通過舉辦集體婚禮等活動推動婚俗改革,讓簡約婚禮儀式進企業、進社區,倡導社會形成正確的婚姻家庭觀。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