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大市的陶淵明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俗語有云:「大隱隱於朝、小隱隱於野。」指有能者只依賴周圍環境忘卻世事,隱於郊野是小隱;只有頂尖的人才才會隱居於喧囂的朝中,雖然身處俗事,但能大智若愚,為真正隱者,而謂大隱。歷史上做到此點的,首推東晉南朝隱士陶淵明。

陶淵明(約369-427),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東晉、劉宋著名文學家。淘淵明出身世族,曾、祖、父三代均於東晉為臣,而到淘淵明一代已未任晉室高官。史稱淘淵明因厭惡當時政治黑暗,故辭官歸里,隱居田園,寫下多首隱逸述志的名篇,有「田園詩人」美名。陶淵明隱居之處,雖有數說,但以姑孰橫山(今安徽省當塗縣)一說,普遍為學界接受。早於唐代,詩人李白在多次遊歷姑孰後,定居當地,並多次以詩自比陶淵明,並說明陶淵明隱居於此來由(如《題東溪公幽居》、《九日登山》)。而學者多次考證淘淵明詩文內容,所提景物亦多與姑孰景物相合。

陶淵明(潛)畫像。(網路圖片)

姑孰乃兵家必爭之地

那隱居姑孰橫山,有何特別?《資治通鑑‧晉海西公太和四年》:「初愔在北府,溫常云:『京口酒可飲,兵可用。』」胡三省注:「晉都康,以京口為北府為北府,歷陽為西府,姑孰為南州。」

東晉時期,權臣當權,均坐鎮姑孰遙控朝廷。東晉時期,荊揚二州是兩大重鎮,荊州為軍事要防,面對北方胡虜威脅;揚州為首都要地,經濟重鎮,兩州經常為大族把持,互為角力,或挑戰中央。例如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死後,太子晉明帝繼位。權臣大族王敦欲謀朝篡位,便移鎮姑孰;東晉時期權臣桓氏一族,便長期鎮駐姑孰。如桓溫任揚州牧後,便移鎮姑孰、其弟桓沖任中軍將軍,都督揚、豫、江三州諸軍事及揚、豫二州刺史,亦鎮守姑孰。到溫子桓玄更以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揚州牧身份又再次坐鎮於姑孰,後來更謀朝篡位。亦因面對荊揚兩邊威脅,東晉中期名相謝玄,便於京口建北府兵,拱衛京師,加強皇權。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七載「金陵有事,姑孰為必爭之地。東晉以後,嘗謂京口為北府,歷陽為西府,姑孰為南州,而南州關要,比二方為尤切,地勢然也。」可見,姑孰是南朝政府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

地圖上的姑孰(今安徽省當塗縣)。(圖片來源:Google Map截圖)

隱居姑孰原因

那麼,為何陶淵明要選擇隱居於此?首先,據考證姑孰橫山是陶氏一族祖居之地,陶淵明可能是慎終追遠而居祖居之地;其二,姑孰自古便是江南政權糧倉,而特別盛產米酒。上文提到追念陶淵明的李白,便在《九日登山》一詩中寫道「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寓本州牧。」已提到陶淵明好酒貪杯,嗜酒成性。

最後,筆者認為最重要是交通因素。姑孰一地,自古乃交通要道。而在姑孰一地之丹陽湖便是俗語「五湖四海」其中排第三湖,在當時已是主要交通河流,丹陽湖湖口介於天門山與採石磯之間,上接荊蜀,下通蘇浙;上連洞庭、鄱陽,下達太湖、錢塘。而由姑孰行到東晉首都建康,只需半日,因此隱居姑孰,實有助打聽京城一地消息。

陶淵明隱居姑孰,現在打比喻好像在香港隱居於旺角,在台北隱居於西門町。陶淵明選擇隱居於一個交通便利,容易接收周圍信息,尤其便於打聽朝廷風聲的地方,反映隱逸者也關心政治。陶淵明內心可能從未真正放下功名仕宦?亦可能是方便打聽任何軍事動向,方便一有風吹草動,能攜家眷避禍?

幼時讀書,說陶淵明的著名隱仕,現在細想,不是很矛盾嗎?

相關文章:

慈禧——晚清最後一位前衛改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