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保育|薄扶林舊牛奶公司職員宿舍牛眼窗與屋頂的秘密|黎雋維

撰文:黎雋維
出版:更新:

在香港早期的發展之中,牛奶公司絕對佔一個頗為重要的位置。和牛奶公司早期的發展有關的建築物,亦有不少已經獲得保育。例如位於下亞厘畢道的藝穗會,本身其實就是1892年建成的舊牛奶公司倉庫和冰窖,亦都是總部的所在地。而當時牛奶公司生產的主要基地,就是位於薄扶林一帶的地區。

文:黎雋維(香港大學建築歷史博士及英國註冊建築師)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由主樓、傭工宿舍和車庫組成。圖中為主樓,修復後會作展覽之用。(發展局圖片)

牧場範圍包括今天瑪麗置富華富等地

1886年,蘇格蘭籍醫生文遜爵士(Sir Patrick Manson),有鑒於香港缺乏新鮮牛奶供應,聯同五位富商股東,斥資三萬元在薄扶林興建牧場,並從英國引入80隻乳牛,開始本地牛奶生產。

英國人在亞洲殖民地,普遍都喜歡居住在氣溫較低的高地,以及在建築之中加入涼快的半室外的迴廊空間,作為起居甚至睡覺用。因此,圍繞建築物外部的迴廊,就成為了殖民地建築格式的要素之一。

當時牧場規模龐大,今天的瑪麗醫院、伯大利、置富花園和華富邨等,都屬於牧場的範圍;更設有纜車,將從海路運抵的牧草運上山上的牛棚。牧場之中的某些建築,例如其中的兩個牛棚,已經得到保育並且改造成香港演藝學院伯大尼校園的一部份。

圖片來源:《薄扶林道 141 號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活化項目 文物影響評估》http://www.aab.gov.hk/form/177meeting/quarters-annex-a-b5.pdf

最近,被納入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中的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在修復之後將重開為「薄鳧林牧場」,除了會展覽舊牛奶公司的歷史之外,亦會介紹薄扶林的悠久歷史和生活點滴。

圖片來源:《薄扶林道 141 號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活化項目 文物影響評估》http://www.aab.gov.hk/form/177meeting/quarters-annex-a-b5.pdf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落成於1887年,屬於牛奶公司早期的建築物之一,是當年牧場經理的住所。整個建築群由三座建築物組成,包括宿舍主樓,佣工宿舍和車庫。

主樓的建築是典型的早期殖民地風格。有西式的斜屋頂,適合香港多雨的天氣,亦有一個半室外的迴廊空間。英國殖民者來到亞洲,其中一個最不適應的地方,就是亞洲地區炎熱潮濕的天氣。

圖片來源:《薄扶林道 141 號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活化項目 文物影響評估》http://www.aab.gov.hk/form/177meeting/quarters-annex-a-b5.pdf

雖然當時西方醫學對於細菌學說和疾病的傳染途徑,並未有完全的理解,但是他們亦觀察得到,居住在潮濕炎熱的地方,容易染上引起發燒的熱帶疾病。因此,當時西方人認為熱帶疾病和炎熱的環境有關。

英國人在亞洲殖民地,普遍都喜歡居住在氣溫較低的高地,以及在建築之中加入涼快的半室外的迴廊空間,作為起居甚至睡覺用。因為這個原因,圍繞建築物外部的迴廊,就成為了殖民地建築格式的要素之一。

當年周遭環境與外牆油漆顏色的關係

宿舍亦加入了常見於歐洲住宅的元素,例如向外突出的窗台,令可以開窗的牆壁面積增加,使室內空間可以盡量引入陽光。

除此之外,主樓的建築的基部以花崗岩砌成,和牆壁上部雪白的批盪油漆形成對比。這樣的一個做法,相信和當年周遭的環境亦有關係。當年薄扶林一帶仍然未完全開發,屬於近郊地區,環境比較潮濕,地面亦未必有容易保持乾爽的物料鋪砌。由於這個原因的關係,主樓的外部牆壁運用了比較耐用的花崗岩鋪砌。

牛眼窗設計有別於歐洲同期建築

在比較高一點的地方,才使用白色的批盪和油漆。這樣的造法除了有建築風格上的因素之外,在實際上亦有一定程度的功用,可以避免泥濘和濕氣弄污白色牆身。半室外迴廊和其他的生活空間亦從地面提升,有助於保持乾爽。基座的部份有俗稱「牛眼窗」的圓形窗門,幫助底層的空間通風。

「牛眼窗」本來屬於法國巴洛克時期建築建築特色,但後期在其他歐洲國家亦經常有使用。「牛眼窗」通常用於屋頂山牆部份,在挑高的屋頂之中加強採光。在宿舍主樓建築之中,「牛眼窗」卻出現在基座的部份。這是一個比較少見的特別做法。

整個建築物大致上都是以西方建築的格式設計。例如在建築物的室內和室外,都有西式的古典圓拱,整體上都是以西方建築的格式為主。但是在物料的使用上,其實亦採用了不少本地元素。例如,雖然建築的牆壁主要由磚砌成,但從復修中的牆身可以見到,油漆之下的批盪呈黃色,很有可能是以黃泥加石灰的本地方法和物料建造。另外,屋頂採用的瓦片,其實是屬於中式的廣東瓦片,用所謂雙筒雙瓦的方式砌成。

中西合璧建築方格的緣起

當時的西方建築師來到遠東地區,明白到西方的建築物料在這些地區未必普及。因此在選擇建築物料時,經常都會因地制宜,使用一些本地工人和承建商熟悉的物料。其中一個較為在香港常見的配搭,就是以中式瓦頂,鋪砌西式建築的屋頂。使用本地工人熟悉的物料,除了可以減低成本外,亦可以增加施工的效率,更加可以確保施工的質素。

在今次修復的計劃當中,會將已經拆除的宿舍主樓斜屋頂重建,還原建築物本來的面貌。歷史建築的保育工作,除了將原有建築物日久失修的部份修復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複雜的過程。例如若果要將建築物改成公共用途,就需要符合現代建築物的安全和消防準則,確保大眾可以安全參觀。但這亦經常為保育的工作帶來很大挑戰。例如要在舊有的建築物之內,加入無障礙設施,例如升降機、輪椅通道等,就經常需要將舊建築物的部份構造拆除,影響舊建築的原有外貌。

薄鳧林牧場發言人冼昭行指,計劃改建舊宿舍成為博物館。(歐嘉樂攝)
薄鳧林牧場今(29日)舉行動土儀式,活化一級歷史建築「舊牛奶高級職員宿舍」。(歐嘉樂攝)

在「薄鳧林牧場」這個項目當中,同樣亦為這些問題花了不少心思,例如在建築物的外圍,就加建了一個可以直通主樓一樓的斜台,除了可以解決走火和無障礙通道的要求外,亦成為了一個可以眺望景色的觀景台。除此之外,亦增建了一座全新的副樓,提供工作坊和餐飲,亦可以解決其他空間需求上的需要。這些不同的設計技巧,可以增加整座建築物在使用上的可能,營運的機構可以舉辦不同的活動,亦可以令舊的建築物重新注入動力,讓市民大眾有一個更加立體的體驗。這一點對於舊建築的保育、再用,以及整個計劃是否能夠自給自足地延續下去,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

(大小標題由編輯撰寫。原題: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的建築特色和保育計劃。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黎雋維博士,香港大學建築歷史博士及英國註冊建築師,Docomomo香港分會成員。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及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A)。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及香港大學SPACE建築系。主要研究範圍包括東亞及香港現代建築歷史,上海批盪的文化和歷史,以及歷史建築保育和改造設計。

相關文章:鶴咀炮台|港島東南端英軍海防炮台 繼主教山後又一本地歷史遺蹟

香港地勢三面環海、多島多山,足稱世界知名的遠足、登高勝地。鶴咀半島位處香港島東南端,頗受本地遠足愛好者歡迎。沿下山小徑穿過樹到半島西面海邊,我們可見岩石灘上仍矗立着一座堅實的建築,它就是鶴咀炮台(Former Cape D'Aguilar Battery)。
+16

回顧主教山蓄水池評論文章——

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各派議員齊聲建議保留 因香港建築冇得救?主教山蓄水池|無人視察亦無人負責 俹簁又有乜好怕喎?|來稿主教山蓄水池|「羅馬式拱」說法不算錯但聽上去像「美式漢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