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傲慢與偏見》女主角姬拉·麗莉「太靚」 專家指與小說不符

撰文:楊文娟
出版:更新:

小說改編的電影不尊重小說偶有聽聞,但電影選角不合氣質也不時出現。電影觀眾或早已將姬拉·麗莉(Keira Knightley)定型為又靚又有氣質的女神,但不知你又是否認同專家的批評,覺得她「靚得濟」如花瓶,失去小說中Elizabeth Bennet的神采呢?

《傲慢與偏見》故事講述鄉紳之女Elizabeth Bennet(姬拉·麗莉飾演)和Mr. Darcy(Matthew Macfadyen飾演)的愛情故事。 (劇照)

下月適逢英國著名作家是珍.奧斯汀(Jane Austen)逝世200週年,美國華盛頓有一班粉絲自組群組討論慶祝事宜;英國威爾斯則有專家在Hay Literary Festival狠批,電影《傲慢與偏見》中飾演女主角的姬拉·麗莉「太靚」,以及在另一部奧斯汀小說改編的電影《愛瑪》中飾演女主角的桂蓮芙(Gwyneth Paltrow)鼻音太重。

電影選角錯配原著女角

1996年電影《愛瑪》改編自奧斯汀的一部喜劇小說,專家批評女主角鼻音太重。(劇照)

研究珍.奧斯汀的專家Paula Byrne 曾發表《The Genius Of Jane Austen: Her Love Of Theatre And Why She Is A Hit In Hollywood 》一書,她出席 Hay Literary Festival時發言,批評 2005年電影《傲慢與偏見》選角,「姬拉·麗莉太美麗,不適合飾演Elizabeth Bennet。因為有一件事我們最清楚,就是Elizabeth Bennet的姐姐Jane Bennet十分美麗,但她只有一對標緻的雙眼。 」

Paula指出,珍.奧斯汀沒有強調Elizabeth的外貌,反而着重她的聰慧。「Elizabeth Bennet這個角色在18世紀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角色,有趣之處是她個性活潑、有生氣。珍.奧斯汀很清楚她不是書寫一個擁有絕艷美色的角色,反而營造一個新類型的女主角。」

她更指姬拉·麗莉演技生硬,不能演出人物的精髓。她同時批評1996年電影《愛瑪》中的女主角桂蓮芙(Gwyneth Paltrow)與姬拉·麗莉一樣,鼻音太重。

作品流傳二百年 對婚姻的看法呼應當今時代

1940 年版《傲慢與偏見》由Greer Garson 飾演Elizabeth Bennet。專家會否也覺得太靚?(劇照)
雖然個性獨立又聰慧的 Elizabeth喜歡Mr. Darcy,但因為他的傲慢而拒絕了求婚。(劇照)

珍.奧斯汀是享譽世界的英國女小說家,文筆活潑生動,作品描寫18世紀末到19世紀英國鄉鎮的日常百態,關注鄉紳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傲慢與偏見》是珍.奧斯汀在世時享譽最高的作品,但作品都是匿名出版的,所以她當時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只有數筆評論。

《傲慢與偏見》故事講述鄉紳之女Elizabeth Bennet和Mr. Darcy的愛情故事。由於Elizabeth Bennet和她的姊妹也不能繼承父親的遺產,所以婚姻成為她們求存的手段。聰慧和獨立的Elizabeth Bennet,認為婚姻應建立在雙方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不顧母親反對,拒絕繼承遺產的表兄的求婚,雖然喜歡Mr. Darcy又因為他的傲慢而拒絕他的求婚,不願意為改善生活而嫁給一個高高在上的傲慢之徒。

《傲慢與偏見》一改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寫作方法,是十九世紀步向現實主義轉換的一部分。雖然小說中的英語已過時,但作品中女性對婚姻的看法,與現今世代的情態仍遙遠呼應。

 

《BJ單身日記》由Colin Firth飾演的Mark Darcy,原型參考了《傲慢與偏見》的Darcy。(劇照)

Darcy是《BJ單身日記》主角原型

富有吸引力的《傲慢與偏見》廣為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電影版除了港人熟悉的2005年版本,2004年印度Bollywood版本的《新娘與偏見》,還有1940 年的由Greer Garson 飾演Elizabeth Bennet及Laurence Olivier飾演Mr. Darcy的版本。除此之外《BJ單身日記》由Colin Firth飾演的Mark Darcy,也是由《傲慢與偏見》的原型Mr. Darcy創造的。

 

胡士托精神的Hay Literary Festival

Hay Literary Festival(網上圖片)

今年剛在英國威爾斯Hay-on-Wye舉行完畢的Hay Literary Festival自1998年已開始舉行,藝術節除了關於書本,更擴展至音樂表演及電影優先場。在藝術節舉行前,舉行地點Hay-on-Wye早已因有大量書店聚集而知名。1962年,Richard Booth開辦首間書店,在1970年代,Hay-on-Wye就已獲得「The Town of Books」的美譽。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2011年更指藝術節有「胡士托的精神(The mind of Wood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