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媽媽】小孩不願自己走路,怎麼辦?│Natalie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小孩唔肯自己行,要抱抱,點算好 ?」
剛過去的新年假期,有沒有爸媽差不多要全程抱著小孩,他不願意自己走路呢?
明明已經懂走路,卻仍然要求爸媽抱抱,這讓爸媽累得不行,也擔心會否讓小孩變得依賴不獨立,常期待著有天能與小孩手牽手地走······這是0-3歲家長常問的熱門問題,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編按:作者為社工媽媽Natalie】

坊間不少家長和育兒專家分享,當小孩已經懂走路,就要堅持讓他自己走,「他不走,你也不走」,就在原地等,父母堅持到最後就能獲勝了!針對某類處境,這個做法有它的好處。但是,我強烈不建議家長「不論任何情況」,都堅持要小孩自己走完路程。

我的想法是,當小孩大肌肉發展未準備好而未能走路,我們都不會強迫他走吧,那為什麼小孩的心理預備未準備好,我們卻要強迫他走呢?

走路,不僅牽涉生理上的能力,還牽涉心理上的能力啊。

小孩不肯走路的普遍原因

面對小孩不願意自己走路的狀況,我們還是用一貫面對小孩不同行為的原則──了解行為原因為先,及後再選擇合適的應對方向。除了疲累外,小孩慣性不願意自己走路的普遍原因有以下幾個:

1. 自己走路會感到不安全

這是很多小孩不願自己走路的原因,尤其是觀察型,高敏感的小朋友。當他們自己走路時,旁邊都是成人大大小小的腳和鞋,步速不一,有時有人走得很快,有時有單車經過 ······· 這些都讓小孩感到危機重重,相反爸媽的懷抱就安全得多了。

2. 自己走路會覺得沒信心

對於剛剛學懂走路的小朋友,他們或許會跌倒,會被人撞到等等 ······ 有一類小朋友就是比較容易有挫敗感,覺得走路會讓他挫敗,乾脆父母抱就好了。

3. 曾經熱烈渴望自己走路卻被禁止或恐嚇

有些小孩在剛剛學懂走路時,興高采烈希望自己走,卻反過來被成人禁止,強行塞進孭帶或放進嬰兒車。成人的本意或許是擔心他會跌倒,會騷擾他人,或因不想耽誤時間 ······ 小孩卻因此而接收到「我無法靠自己好好走路」的信息。

4. 自己走路會覺得無聊

有些小孩喜歡刺激,靠自己的小腿走路當然不及父母抱著走得快,覺得走路的過程很無聊沒趣,加上自己走路禁忌多多,不許進入商店,不許走得慢,不許周圍亂摸 ······ 所以也就逐漸沒有了走路的動機。

小孩不願走路的應對方法

當了解到上述小孩不願自己走路的原因,你也就明白為什麼我不建議家長強硬堅持小孩要自己走路,因為你可能在強迫小孩面對一件他根本未有能力面對的事。小孩未有能力面對一件事,我們可以做的,該是正面地增強相關的能力和動機。如果你希望小孩能逐漸適應自己走路,以下為幾個可行的方法,讓大家參考:

1. 最熟悉的路-循序漸進

(尤其適合第1個原因的小孩)先由家附近的路開始嘗試,因道路是小孩經常經過的,自然能減低不安感。當孩子願意自己行,再循序漸進至第2條熟悉的道路。

2. 最平坦的路-循序漸進

(尤其適合第2個原因的小孩)先由最平坦的路開始嘗試,例如是球場,或其他平坦寬闊大直路,讓小孩獲得自己走路的成功經驗,體驗成功的滿足感。當孩子願意自己行,再循序漸進至第2條平坦的道路。

3. 外出小任務

(尤其適合第4個原因的小孩)每次外出,都讓小孩知道外出的原因,如果旅途遙遠,盡可能在旅程中分段加入checkpoint 並告知小孩,讓小孩覺得行走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先行前找垃圾筒掉垃圾,再進入商店買紙巾,及後要找巴士站 ······

(VCG圖片)

4. 走路的樂趣

(尤其適合第4個原因的小孩) 每次外出,我們都可讓走路變得有趣,走路時唱歌,說故事,留意經過的花草有何特色,尋找哪裡有坑渠蓋,滅火筒,鏡子 ···· 原來走路可以是有趣的事 !

5. 輪流休息

(尤其適合2歲以上的小孩)當小孩約2歲後,對於走路的不安全感及沒信心的情況應該比較有改善,而且對於他人的狀況能有較清楚理解。

我們可以向小孩解說清楚,因著小孩的體重增加,自己已不可能全程緊抱小孩。同時,我們向小孩表示明白,明白小孩有抱抱的需要。所以,自己與小孩就需要輪流休息。

「我知道你因為有點疲累,不想自己走完全程。媽媽都很願意協助你,只是媽媽跟你也一樣,會有累的時候。所以,我的手,和你的腳,需要輪流休息 ! 現在我先抱你10下,10下後你就下來行走,輪到我的手休息了啊。」

6. 表達欣賞

當小孩願意自己走一段路,讓你休息時,可以在休息後告知小孩你的狀況和欣賞之情。

「你剛才願意自己行路,我嘅手能夠休息一段路,依家舒服多了。我知道你本來想媽媽抱,你為咗比我休息而自己行,我欣賞你嘅努力同關心啊。」

(VCG圖片)

在育兒路上,不難發現,其實任何鼓吹一刀切的做法,都是在輕視小孩行為有其合理性,將我們一己所願加諸小孩身上。(具有緊急性質的情況例外)

是的,小孩當然不可能一直由成人所抱,這顯然是對雙方都不利─父母體力上難以支撐,小孩亦缺乏活動的機會,無法透過自行走路獲得掌控身體的經驗,對大肌肉發展和自我發展都有影響。但是,小孩的確有自己的氣質和發展時間。一個小孩再「扭抱」也好,即使你什麼鼓勵都不做,願意說抱就抱,小孩也會有一天突然願意自己落地走路的(通常是3歲左右)。這是因為小孩自己知道自己預備好。

如果我們希望加快歷程,我們能做的,首先是避免自己成就了上述的第三個原因─當小孩熱烈渴望自己走路時,卻被禁止或恐嚇。其次,就是採用上述幾種鼓勵的方式,增強小孩走路的能力和動機。具體操作時,還得靠家長要敏銳小孩的情況,調節鼓勵的力度。

其實,在現今講求培養獨立的幼兒教育裏,恐怕家長覺得難以應付的不一定是體力問題,更是「痴身扭抱是不獨立行為,要訓練」的魔咒。

Natalie (專頁:玩樂才是正經事

媽媽,社工,親職教育工作者,在這裏分享兒童心理發展、親子關係建立,以及親子溝通技巧的知識。皆因心裡蘊藏一個願望──渴望看見我們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棄對孩子催谷、對立角力的教養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溝通、自省,讓下一代在愛中成長。

更多文章:【體驗式學習】小學生走出校園探索香港 學習解難培養團隊精神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