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來稿】剖析ADHD兒童徵狀及校內支援|教育心理學家廖坤怡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編按:作者為童心苗兒童成長發展中心教育心理學家廖坤怡】

作為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父母,在管教上面對不少壓力。最近遇到一位小朋友今年七歲,就讀小二。從小開始,媽媽已感覺到他比同年紀的小朋友更「精力旺盛」。在家裏,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經常在家跑來跑去。媽媽經常收到學校的投訴,說他上堂發夢、經常擅自離位,更有老師說他喜歡在老師講書時經常插咀。起初,媽媽以為他只是小孩頑皮,但隨著時間過去,升上了小學後,小朋友的狀況不但沒有改善,而且越來越嚴重。亦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與同學相處不來,老師很頭痛。終於在今年,輾轉安排下,被精神科醫生確診為有過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ADHD) 混合型。

(VCG圖片)

小朋友被確診後,父母又遇到另一些難題了。除了吃藥,究竟他們應如何支援他?而在學校他又會得到怎樣的支援呢?要解答這個問題,筆者先從ADHD的徵狀說起,繼而討論小孩接受評估的途徑,以及不同的支援方法。

ADHD的徵狀及評估

基本上,ADHD可分為三類 -(1) 注意力散渙; (2) 活動量過多/容易衝動; 以及(3) 注意力散渙及活動量過多/容易衝動。因此,被確診為ADHD的小朋友,可以只有專注力的問題,或只有過度活躍/容易衝動的問題,甚至有些人兩樣都有。

當孩子在幼稚園中、高班時,若出現以下某些徵狀, 家長便要開始留意:

(1) 專注力不足

經常像遊魂似的,無法集中精神
容易受不相干的外界事物分心
對於需要較長時間專注的活動, 他們會感到十分困難, 例如看書
每做一件事未做完, 很快又會把專注力放去新的活動
沒有記性, 經常遺留個人物件在學校
經常聽漏指示,不懂安排工作
不留意細節,經常有不小心的錯誤

(2) 過度活躍/ 容易衝動

好像一個停不了的摩打一樣, 一分鐘也停不了
很喜歡說話, 亦喜歡插咀
喜愛爬枱、攀爬
上課時經常出位,不能安座椅上
不喜歡等候
很難安靜地玩遊戲

當小朋友持續出現以上其中六個徵狀超過半年或以上(無論在家裏或學校),家長可將子女的情況告知學校,讓學校的教育心理學家作進一步評估及轉介。此外,家長亦可透過兒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轉介至精神科醫生作診斷。

ADHD的治療

ADHD的主要治療是藥物,透過服藥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令他們更易集中精神及減低他們的活動量。然而,研究顯示,藥物結合行為治療,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家長與學校的支援十分重要。

學校的支援

現時大部份本地的學校均有融合教育,協助ADHD學童在主流學校的學習需要。例如,官立及資助學校在教育局的資助及協助下,作有系統的支援。這包括在課室作適當的座位安排、調整老師的教學策略;在課後提供小組訓練、提升ADHD學生的專注力、社交溝通技巧、情緒及自我管理能力等。若學生需要更進一步的支援,學校亦可與教育心理學家一同為學生制訂個別學習計劃,監察其進度以及定期檢討成效。

(VCG圖片)

此外,學校亦可與教育心理學家商討一些切合個別學生需要測考調適,例如安排一些較安靜或近老師的座位、在考試中每隔一段時間作口頭提醒餘下時間、以及在較長的考試中段給予小休等等。不過家長須注意一點,各種調適並非劃一地給予所有ADHD學生,而是在老師和教育心理學家商討後,才給予最可行和適切的調適。

家庭支援

而在家中, 家長亦可以為子女安排一個較寧靜的固定位置做功課,而這個位置最好儘量簡潔整齊,讓子女專心工作。此外,家長亦可協助子女整理自己的物件,例如把文件分類,放進不同的文件夾,及把物件放進收納箱。而家長亦可與子女一同訂立目標,編寫時間表,協助子女能依時完成目標。

此外,一些學校以外的私人或非政府機構均有一些專為ADHD學童而設的小組訓練,包括專注力、執行功能技巧、情緒管理、靜觀小組等等,家長們亦可考慮為子女報名。

更多文章:【媽媽唔易做】兒子以運動治療取代ADHD藥 媽媽:令他重獲自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