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B教室10】生理性、病理性、母乳黃疸各有分別 醫生逐一解答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兒科專科醫生溫靖宇指不論是初生嬰兒還是老人都有機會有黃疸,當肝、膽出現感染、病變 、阻塞或身體新陳代謝問題便有機會引起,初生嬰兒出現的黃疸 ,多為生理性黃疸 。而黃疸出現的時間、程度、消退速度,甚至治療方法都因人而異,如有疑問,最好是請教醫生。

(VCG圖片)

溫醫生指出 ,所謂初生嬰兒生理性黃疸,是因為嬰兒肝功能發展未成熟,未能把血液中的膽紅素分解及排出,因而積聚而形成黃疸。大部份生理性黃疸對身體並無影響 。 惟父母需留意嬰兒的精神、食慾及小便量是否有異常 ,如寶寶的眼白或皮膚變黃,精神及食慾不振,就要找醫生檢查清楚。

初生嬰兒每日應有6次小便

但是穿著尿片讓人難以計算嬰兒每日有多少次小便,溫醫生指爸媽不用緊張至每小時檢查一次,可以在飲奶前後檢查,因為嬰兒通常是「食完就屙」,以每3至4小時吃一次奶來算,即每日會吃6至8次奶,如每次吃奶都有一次小便,這次數亦相當足夠。

母乳的特有成份會讓黃疸較慢消退,但對身體無壞影響。(VCG圖片)

母乳性黃疸對身體無壞影響

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後第三至五日進入高峰,然後在一至兩星期內消退。而食母乳的寶寶則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退黄,這是因母乳中有一種物質會令黃疸消退得較慢,這稱為母乳性黃疸。他又特別強調,母乳性黃疸只是消退速度較慢,並不會對嬰兒身體造成壞影響,始終會自然消退。只要有只要有醫護人員跟進,吃奶、生長進展、身體檢查 、大小二便都正常的話,就不用採取特別行動,因此並不需要因為有黃疸而戒母乳。

黃疸嚴重與否並非單睇黃疸指數

黃疸指數只是其中一個用來判斷嬰兒的黃疸程度的指標,溫醫生指出:「同一個數值,在不同的時間所代表的風險都有所不同,以一個足月出生的BB為例,200度的黃疸在初生後24小時內可以是很高的指數,但如是出世後4至5日,又無其他黃疸的風險因素,這個水平則不算太高。」因為嬰兒的黃疸情況是否嚴重,爸媽不宜單以指數來決定,最好還是交由醫護人員去監察。

另外,如果黃疸指數高至某一水平,有機會出現「核黃疸」情況,意指膽紅素開始離開血管進入腦部,影響腦細胞,最嚴重會影響BB的腦部、聽力發展,甚至引起腦癇或死亡。

兒科專科醫生溫靖宇。

如黃疸出現時過長、久久不退又怎辦呢?溫醫生指這或許是良性情況,例如母乳性黃疸 ,便不需要做特別行動。他建議以兩星期為界線,如兩星期後嬰兒的黃疸還未退,便要檢查清楚是甚麼原因導致,「最怕是有其他病理性黃疸,例如先天性膽管閉塞,這些病理性黃疸是要做相關治療的。」

【周五心意運動】您捐一封$50利是,已可為基層送上溫飽,01心意呼籲您支持【香港青年協會】 ,每$50即可製作5碗愛心湯和心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