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SEN孩子感受與人分享的快樂|鄭弼亮

撰文:育兒教室
出版:更新:

暑假來臨,家長也開始為子女安排不同暑期活動,一方面培養子女的多元興趣,另一方面希望他們學習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提升社交技巧。然而,有自閉傾向或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不太習慣與人分享,很容易在參與小組活動或共用物品時,與身邊人出現磨擦,影響人際關係。
(編按:作者為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總監冼權鋒教授、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先生)

(GettyImage)

應對策略

1.耐心向孩子講解,借出的東西不代表失去

參加繪畫、做勞作等興趣班時,小朋友可能需要自備畫筆、顏料和工具。有時要孩子借工具給其他人,對他們而言甚為困難。其實,小孩在家中未必習慣與人分享,甚至以為將物件借出,就等於失去了它,因此非常抗拒與人分享。家長帶孩子上興趣班前,應耐心向小孩解釋借出的東西不會永遠失去,只是暫時交給他人寄託,別人用完物件便會完整歸還。有需要的話,家長亦可先將孩子狀況告知興趣班導師,讓導師作出適切安排,如請小朋友在借用他人物品前,先有禮地詢問,以免發生爭執。

2.以身作則,試由小物品開始

子女多視父母為榜樣,若果家長能以身作則,主動分享物品,小朋友也會更安心和樂意與他人分享物件。例如家長帶小朋友到郊外野餐時,可向同行的朋友或附近野餐的人士分享帶來的食物或野餐用品,亦可當成一項給子女的任務,請他負責將物品遞給有需要的朋友,培養子女分享的習慣。

(AC Photo)

3.情景學習,學習與人分享比獨自擁有更開心的道理

家長亦可在暑假期間,多陪伴孩子閱讀,為他們挑選富教育意義而有趣的書籍,例如滲入一些有互相分享元素的故事,例如經典成語故事「投桃報李」。閱讀後,家長也不要就此完結伴讀環節,可以與子女多互動,討論故事背後的道理,或請孩子代入角色和情景,多欣賞及學習角色的優點,明白與人分享能帶給別人和自己快樂,將分享的習慣融入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