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愛過的人】馬貫東演活亞氏保加症患者特徵 社交差欠交流

撰文:李紫銘
出版:更新:

在TVB新劇《那些我愛過的人》中,由《愛‧回家之開心速遞》演員之一的馬貫東飾演患有亞氏保加症的醫生一角,成功令大眾對亞氏保加症的認識更深,患者不擅於與人溝通、興趣單一等特徵令不少人也「對號入座」,到底怎麼才算患有亞氏保加症呢?

亞氏保加症患者最大問題是社交

劇集內,馬貫東飾演的古希晨醫生是亞氏保加症患者,他的人物設定相當不擅於與人溝通、做事有慣性及重複等,但卻是高智商人士。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指,自閉症和亞氏保加症都歸納於「廣泛性發展障礙」之下,而亞氏保加症患者的語言發展不會出現遲緩問題,智力更在中等或以上水平,因此讀書成績不會太差,但因為不懂看「眉頭眼額」,對於同學的玩笑都會認真看待,容易成為同學眼中的「怪人」。

目前亞氏保加症沒有藥物治療,患者只可求助專家以行為與認知訓練去改善待人接物這一方面。

+37

黃俊傑指,在小朋友進入升小學的階段,約5至6歲,開始多與他人接觸,是觀察子女社交行為的好時機,而家長可留意以下幾項,去判斷小朋友是否有機會是亞氏保加症患者,如持續一段時間的觀察後仍有懷疑,便建議找專業人士做一個有系統的檢測:

+3

1.交流時只說自己感興趣的事

黃俊傑指,患有亞氏保加症的小朋友,和其他同學交流時,會只說自己感興趣的事,例如自己喜歡昆蟲、恐龍,便會一直圍繞此話題發表意見,而不會理會對方是否感興趣。

2.欠缺幽默感容易認真對待玩笑話

患有亞氏保加症的小朋友亦難以分辨甚麼是玩笑說話,一律會認真對待回應,容易會錯意從而令同學覺得患有亞氏保加症的小朋友比較奇怪,因此更容易在校園內成為欺凌對象。

3.堅持自己看法 解讀出現錯誤

黃俊傑分享,曾有一患有亞氏保加症的小朋友,在午膳時間被撞到,繼而大打出手,縱使事後老師了解後,證實碰撞到他的小朋友不是故意的,而且亦有即時道歉,但患有亞氏保加症的小朋友當下解讀是認為對方是故意,因此最終便出現這個誤會。

4.一成不變

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馮耀文指,患有亞氏保加症的小朋友比較固執、一成不變,傾向不斷重複一些動作或行為。例如:以同一方法玩不同的玩具,經常重複搖晃身體,發出不能被辨別噪音,和經常沒有明確目的地走來走去。

馮耀文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過去20年於10個國家治療不同年齡的自閉症患者。曾擔任香港公開大學自閉症碩士課程兼任講師,香港行為分析學會會議主席,《星球人有話兒》嘉賓主持。

與亞氏保加症的小朋友相處要點

馮耀文指,跟患有亞氏保加症的小朋友互動溝通時,為幫助他們理解別人的意思和感受,可以用比較清晰的說話,明確的語調,表情及手勢。當他們的表現比較不體貼時,我們可以提醒自己他們可能是因為有社交困難,不理解待人接物的技巧,不是有意,所以不用發怒,要保持冷靜面對。

情緒行為管理方面,如果事先讓他們知道將會發生的事情,或把日程預先安排好,或運用一些視覺提示,可能對他們來說會比較容易接受。

2013年後再無「亞氏保加症」

馮耀文提醒,美國精神學會於2012年已經把亞氏保加症這個名稱取消,並於2013年更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移除相關的診斷內容。擁有相關特質的人士,現在大部份會被診斷為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在香港,只有2013年之前被確診的患者用亞氏保加症這個名稱。

那些我愛過的人馬貫東忽略林文龍感受,專注自己感興趣的醫學解釋及檢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