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個兒童急救課程 6歲女孩學心肺復甦法 面對危急保持鎮定

撰文:許珞珩
出版:更新:

當大家認為最安全的地方是「家中」,其實隱藏了不少危機,衞生署有報告指出逾四分一損傷意外在家發生,常見有跌傷、運動損傷、燒傷及動物咬傷等,近日亦有不少新聞涉及兒童鯁喉致死,喚起大眾更關注兒童留在家中的安全問題。有家長趁暑假帶小朋友參加兒童急救課程,希望當小朋友一旦面對危急情況時,可保持冷靜及鎮定,作出適當的處理。
攝影:鄭子峰

全港首個針對12歲以下的兒童急救課程,以教授兒童學習救援程序、簡單包紮技巧、氣管堵塞急救方法及心肺復甦法為主要內容,負責「急救小勇士課程」導師Zoe Yueng表示,不少兒童由外傭姐姐或長者負責照顧,但面對意外來襲時,照顧者未必懂得正確的處理方法,她說:「事緣一次我朋友12歲的女兒,與外傭姐姐二人在家,姐姐突然中風不動,由於媽媽當時開會未能及時聽電話,女兒當時不太懂得處理,延遲了救援時間;而且看到不少新聞都關於家居意外,如果小朋友對急救有所認識,萬一大人不在旁,也可以知道自己下一步可以點做。」

誤會911是本地求助熱線

Zoe坦然現時小朋友學習能力愈來愈高,有能力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其實在日本或不少外國地區,早已將急救知識納入小學課程之中。我發現有不少兒童可能平時看到YouTube的內容,誤會了救助熱是打911,而不是999;當預習報警時,他們也不知道應如何提供最清楚有用的求助資料,最重要是他們會因為緊張、害怕而不知所措。」

對急救感到興趣

對小朋友來說,看到意外出現流血受傷時,一般都感到恐怖、覺得恐懼、但Zoe指出,他們上完堂經歷過之後,再次面對突發事就可以降低恐懼感,「他們上堂時都好專心,冰袋運用、包紮傷口、止鼻血及用來示範的假人都是他們有興趣的。」

+4

相比起成年人急救證書課程,兒童急救要求較低,Zoe會要求他們逐一示範不同的急救步驟,「他們的能力比我們大人想像的高,課程內容講求實用勝於美觀,至少當遇到受傷,都能夠做到基本包紮。」

6歲學員示範CPR有板有眼

今次參與課堂的小勇士當中,年齡最少的是6歲女孩羅芊諾(Giselle ),在進行急救示範時有板有眼。而課堂除了教授急救技巧,也灌輸不同的急救知識,「現在小朋友除了需要學習學術知識之外,的確需要對急救有所認識,通過課程,雖然未必能夠100%運用到所有知識,但當面對如鯁喉、擦傷、流鼻血應該如何處理,就算當時沒有大人或老師在旁,起碼他會知道當下應該如何處理,至少不會過度驚慌。」

+5

家長:知道按哪個位止血

有參加急救班的學生家長認為,「遇到突發情況時,如果有成人在場,當然是應該交由成人處理,但如果沒有大人的時候,我覺得他們就可以幫到自己。」Zoe指小朋友年紀較細可能做CPR(心肺復甦法)會比較難,「不能在短短3小時之內可以好有信心做得到,但起碼在概念上他知道應該要如何處理。」另外,有家長指,「上完堂後小朋友明確知道鯁喉起碼可以知道點樣處理,因為小朋友由長者及外傭照顧,而這些知識長者或者外傭都未必會知道,但如果小朋友學過可以教公公婆婆或者工人姐姐處理,可以知道應該按那一個位置止血。」

+6

場地提供:Momcare 香港母嬰教育服務中心

點擊即睇「2023/24升小備戰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