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忙溫習日睡7小時 中二生休息不足反應慢脾氣暴燥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根據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的建議,3至5歲的幼兒每天應有10至13小時睡眠時間,6至13歲兒童則應有9至11小時,小童群益會(BGCA)於去年進行的「睡眠與快樂—香港兒童快樂調查2017」結果顯示,港童的睡眠時間普遍比美國所建議的少1至4小時不等。睡眠不足,除了令日間精神不足,更可能影響腦部發育,引發抑鬱症、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又或影響社交。就讀中二的張之望,每天睡眠時間只有7小時,每逢測驗考試要埋頭溫習,睡得更少,亦因為疲倦及睡眠不足令脾氣暴躁。

聽到醫生表示睡眠不足有可能引發多種問題,之望表示會嘗試更妥善地安排作息時間。(受訪者提供)

「每晚大概11點睡覺,早上6點多便會起床上學。」算一算,張之望日常睡眠時間只有7小時,比建議少兩小時,雖然之望肯定地表示從來不會在上課時打瞌睡,但休息不足,對他仍有影響:「有時同學會反映我說話較自我、態度有點差,通常都是睡不夠才會忟和躁。」不只同學,就連媽媽亦觀察到他的問題:「如休息足夠,之望反應會較快,做事也爽快一點;睡不夠的話就叫極都無反應,又或聽到當聽唔到、脾氣、學習動力都會差一點。」

因壓力而晚睡 形成惡性循環

之望表示,功課和溫習通常於10時便會完成,卻拖至11時才睡,當中的一小時是用作吃宵夜減壓。「小孩來到這年紀,因為功課、學習等壓力,會面對不同的問題,他會以吃宵夜來減壓,我們大人未必了解清楚當中的原因。」之望媽媽表示雖然有督促他早點睡,但因正值青春期,亦會盡量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建議睡眠時間
年齡階段    建議睡眠時間
3—5歲 10—13小時
6—13歲 9—11小時
14—17歲 8—10小時

 

睡眠不足或患焦慮症、抑鬱或ADHD

在今次調查中,小童群益會收回1068份問卷,包括333名6至8歲、416名9至11歲及171名12至14歲受訪者,當中近3成表示無法在30分鐘內入睡,較多人因個人及環境因素導致無法入睡,如「很躁」、「無法冷靜下來」、「爸爸打鼻鼾聲」、「爸媽吵架」、「弟弟打鼻鼾」、「滾到地下」等等,另外還有疾病及學習因素。

愈夠睡愈快樂

BGCA助理總幹事黃貴有博士表示,雖然今次並非追蹤調查,但從數據可看出休息程度與快樂指示有階梯性關係,睡得愈多便愈快樂:「當休息足夠,腦神經傳遞物質分泌會較平衡,如多巴胺、血清素,都可令人快樂、減少焦慮情況。」

兒童專科醫生葉柏強亦表示,睡眠不足有可能會患上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有6成患者因遺傳因素患上ADHD,另外4成則是受後天環境影響,如睡眠不足, 家長壓力,照顧不足等,令兒童的多巴鞍分泌失調。」

要改善睡眠質素,小童群益會給家長以下建議:

減少子女睡前使用電子用品時間。
營造適合睡眠環境,如子女睡覺時將電視聲、談話聲調低。
養成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定時上床,假日時亦不應放縱睡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