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記|「比較」不會令孩子更優秀 衍生的心理創傷超越想像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過去的某個時刻,你和我可能都曾經經歷過成績的比較。我們被評論誰的朋友的孩子比你考得好,哪些父母教育出的孩子成績出色。更別提當我們年幼時跟兄弟姊妹一起時,總是被父母拿來比較的時間了。也許,聰明的孩子能夠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和呵護,而較遲鈍的孩子只會遭受無盡的羞辱和打擊。對「輸在起跑線」的孩子背後造成的心理創傷,絕對超出我們的想像。
(作者:親沚媽媽)

坊間有很多對電影《年少日記》寫得很詳細的評論。這篇不是介紹電影的剖析性文章,而主要是想從一個普通的媽媽、女兒和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分享少少觀後感。

首先,想談談被「自責」吞噬的有傑(黃梓樂飾)。我當然不是專業影評家,單純從一般觀眾角度去看哥哥有傑望着媽媽的眼神,完全反應出那種強烈渴望得到媽媽認同的感覺。跟大部份年少的我們一樣,父母親的肯定就是生命的所有。所以,父親(鄭中基飾)的鞭打對有傑來說,代表父親還重視自己,沒有放棄,有傑還可以忍受這肉體上的痛楚;有傑看到母親為滿足丈夫對自己的諸多要求,他還是堅持去努力,那一刻,他自覺得只要繼續努力,這個家一定會變好的。

可惜,最後真正令他選擇放棄的,是嚴父鄭中基最後對他的態度和母親把離婚的責任推卸在他身上。在他仍希望堅持時,父母先選擇放棄了。就是這樣,他徹底成為一個不重要的人,他絕望了,最後選擇了這個「解脫絕望」的方法——自殺。

自責的由來

寫完上一篇關於「修復策略」重要性的文章後,我便遇上了這部電影《年少日記》,電影剛巧為家長觀眾提供了明確的示範,展示了未修復的關係會導致自責,甚至更糟糕的後果,無人能承受。

想像一種情況,就像電影中有傑經歷的那樣:他一直被視為是家庭中毫無價值的成員,在家庭中地位低於弟弟,發言也不受重視,他感到孤獨、不堪重負和痛苦,同時將父母視為可怕的父母。在沒有適當的指導下,有傑迫自己找出如何恢復安全感和歸屬感。本來有情感寄託的漫畫家突然去世了,耐心教導他的鋼琴老師也被爸爸辭退了,再沒有人介入幫助他進行修復,有傑訴諸於自責作為他唯一的應對機制。在戲中,他有類似這句獨白:「如果我唔喺度,我爹哋媽咪同細佬係咪會活得開心啲呢?」自責會導致孩子相信自己有問題,不值得被愛,自己是壞事發生的原因。

作為父母,我們希望防止孩子內化這些消極的思維和情緒,因為「自責」可能對他們日後生活態度產生長期影響。許多成年人都面臨核心恐懼,比如覺得自己有問題,自己會帶來不好的事情,不知道如何愛和被愛。就像電影中那個成長了的兒子:雖然非常愛妻子,卻不想做父親一樣。然而,這些恐懼通常根源於童年時期沒有得到修復的痛苦經歷。懷有自責的成年人更容易患憂鬱症、焦慮症和自卑感,這些都是我們絕對不希望自己孩子出現的結果。我們並不需要成為完美或者擁有豐富學問的父母,只要心存有愛,對孩子而言已是上佳的父母。

正如上一篇文章談及心理醫生在講座中分享,輔導治療通常是有幫助的,因為記憶不僅僅是原始事件,還受到對這些事件勾起的每一次回憶所影響。當我們在一個安全和互聯的關係中,記起過去的痛苦經歷時,事件本身保持不變,但我們對事件的解釋和故事可能會改變。當故事改變時,我們也會改變。有效的修復使我們能夠重新書寫過去。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

第一步是我們與自己進行修復。

在向他人提供同情和理解之前,我們必須先在自己內部獲得這些品質。自我修復意味著將我們的身份與我們的行為區分開來。這意味著承認我們可能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滿,但這些行為並不定義我們作為個人的價值。我們可以認識到內在是善良的,即使在外表上可能有所困難。這種認識並不是對我們的行為的藉口,而是要求我們對變革負責。有了穩固的觀點後,才思考下一次如何做到不同,並將我們的能量引導到修復與孩子的關係上。

在電影中回憶過去的那條主線,因父母忽視小時候的大兒子導致了悲劇。然而,電影的另一條現實主線卻嘗試展示了夫妻關係的修復。在電影的後半部分,它通過成長後的小兒子(盧鎮業飾)給心碎的妻子寫了一封信來展示修復的過程,這封信承認了童年噩夢在他一生中所留下的痛苦,並表達了他童年經歷的遺憾和當父親的掙扎。電影並沒有交代這樣的修復最後有沒有作用,但重點在於夫妻之間曾主動嘗試作出修復,邀請觀眾在沒有批判的情況下探索這個過程。相信大部份觀眾也跟我一樣,被這種回憶探索引起強烈的情緒。

單是觀看電影中的修復情節,已牽動我們的情緒,那麼想像一下,對自己孩子進行實際修復的力量可有多大(請參閱我之前「修復親子關係靠撫平策略」的文章,了解心理輔導學者對於父母與孩子的修復示例)所以,現在做父母的,不要怕承認錯怪孩子,有時氣沖沖爭吵過後,也可並肩修復關係,表達愛永遠不會太遲!

「沒有兩個孩子的父母是一樣的?」

你沒有看錯,這種說法似乎有些矛盾:兄弟姐妹確實是生長在同一個家庭和同一個父母的環境中成長,又怎可能有兩個不同的父母呢?

初看之下,我也覺得這種說法很奇怪。然而,當我細心留意這說法背後的意思,其實是指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兄弟姐妹,卻往往對於他們的孩童時光和與父母的相處有著不同的回憶。這個說法是出自匈牙利裔加拿大醫生、作家和演講者Gabor Maté 著作一本有關兒童成長和育兒的書籍。他書中所指的是每個孩子在家庭中都有獨特的經歷。由於孩子個性的獨特性、出生順序、父母的身心健康狀況以及家庭內部隨時間的變化等因素,兄弟姐妹們的經歷可能截然不同。孩子的性格也會影響他們與家人和同儕的關係。舉例來說,一個外向且喜歡社交的孩子,較容易與家人互動,而一個內向的孩子,喜歡獨處和安靜的活動,可能在社交互動上感到困難。父母可能較易信任謹慎行事的孩子,而不是愛冒險的兄長。父母對於性格不同的孩子們,在受到支持、信任、鼓勵和照顧方面也可能存在著一些差異。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

是「不同」而不是「差異」

父母對於一個孩子有效的互動策略,可能對於另一個孩子卻無效,這間接地造成了在成長過程中,兄弟姐妹之間的親子互動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我們家長應該將它解讀成「不同」。每個孩子的個性和氣質都是獨特的,這使得他們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呈現出不同的一面。父母會根據每個孩子的需求和特點,以不同方式與他們互動。

在學習的旅途上,我們常常會聽見這樣類似的說話:「我個仔係逼得嘅,所以可以讀到精英班……」,其實「逼得」是甚麼意思?大概應該是指一個更有韌性的孩子,父母可能會鼓勵他們接受更具挑戰性和刺激性的環境。相反,「我個仔係唔逼得嘅,好容易炆憎,叫佢讀書好似叫佢殺人咁。」這裏「唔逼得」、「容易炆憎」的性格,其實是指一個較敏感或容易不知所措的孩子,對於這樣的小朋友,父母可能會採取較為溫和、更耐心的態度,了解他們的需要。在運用「因材施教」的育兒方法的同時,父母也關注他們的心理需求,平時多點「zoom in」小朋友的優點;「zoom out」他們的缺點,並給予孩子探索機會,發揮所長,這樣無論是「逼得」還是那些所謂「唔逼得」孩子的潛能,也必定會超過父母所預計的。

要知道兄弟姊妹的感情,都會因父母怎樣看待他們的差異而受影響,更不用說像戲中這種極端對比會給兄弟留下的心理創傷。就像戲中弟弟有俊(何珀廉飾)一樣,縱使他小時候得到爸媽的寵愛,但那種所謂的「優越感」奪去他哥哥寶貴的性命,令他要背負這種痛苦和愧疚,經歷了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童年傷痛。「阿哥唔啱着嘅衫係可以收起俾細佬着」;「家姐玩完嘅玩具絕對可以收起留俾阿妹玩」,但請各位家長都收起「默十次你都唔識嘅,你家姐默一次就識」;「你阿哥彈一次首歌就識背,你彈10次都未啱音同拍子」等等百害而無一利的說話。兄弟姊妹相依相偎,可以是一生陪伴成長的朋友,但若不恰當地處理他們的差異,相反卻會令兄弟姊妹之間,有著一生磨滅不到的負面影響。我們可以在較幼年時期,幫助兄弟姊妹們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令小朋友可以在有愛、信任和安全感的家庭環境下成長。

另外,電影也反映出另一個重點:學童問題往往不在表徵明顯的孩子或學生上,我們作為為父母,必須平日細加觀察,虛懷溝通,才能發現他們隱藏的焦慮與憂愁。始終學校的老師每日兼顧教學和百多個學生的學習需要,未必能及時察覺每一個學生的異常表現。若果不太懂得直接對話的,可以善用像電影內出現的日記或者其他第三點溝通方法。下一篇我們可以繼續分享如何像電影一樣,利用日記或者其他日常生活簡單的工具,輔助我們與子女或學生作深入溝通。(待續)

原題為「《年少日記》觀後感不要讓孩子輕蔑自己」《本文獲親沚媽媽授權轉載》

參考文獻:Maté, Gabor. Childhood Development & Parenting - Dr. Gabor Maté. https://drgabormate.com/parenting-childhood-development/ Accessed 3/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