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歷史改造台灣:李登輝埋下的傷痕 痛苦將由台灣人承擔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7月30日以98歲高齡離世,台灣網絡上的評價紛紛湧現,正反兩極皆有。在當前台灣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氛圍下,有不少人肯定他的所謂「正面貢獻」,包括了民主轉型,以及奠定拒斥中國的台灣人認同等等。事實上,今日台灣人展現出如此的精神面貌,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這恰恰就是李登輝重構歷史改造台灣的結果。

這段時間以來,網絡上流傳着一份李登輝接任台灣總統後不久,台灣行政院新聞局為其出版的「言論精粹」,書名就叫《統一是中國唯一的道路》。今天台灣的年輕族群可能很難想象,被他們視為台獨精神領袖的李登輝,當年竟然是高舉「中國人」身份的本省籍政治精英旗手。如果回顧這段歷史,更能明白不久前才創下歷史新高(67%)的「台灣人」認同,絕對不是一個簡單且渾然天成的過程,「天然獨」更是一個禁不起歷史和科學檢證的概念,而是經過掌有權力的政治人物刻意形塑出來的結果。被推崇為「民主先生」、「台灣民主之父」的李登輝,就是始作俑者。

圖為1985年,時任台灣總統蔣經國贈勛給予副總統李登輝的畫面。 (台灣國史館供圖)

根據長期在台灣追蹤認同變遷的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民調,1994年台灣人認同和中國人認同首次出現「黃金交叉」,亦即從那一年開始,中國人認同持續走低、而台灣人認同不斷攀高。那一年,正是李登輝執政的期間。也就是在這一年,兩岸發生「千島湖事件」這個悲劇。當時的台灣政府,在李登輝的主導下,刻意放大、強調台灣人被大陸人殺害,他更是直接在電視鏡頭前痛斥中共政權是「土匪」,點燃了台灣社會反對中國人身份的高度民粹情緒。

同樣是在那一年,李登輝與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對談,提出了「生為台灣人的悲哀」這個說法,將台灣歷史形塑為一部受盡壓迫和壓制的辛酸史。他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與司馬遼太郎一搭一唱,在對話中把「中國」和「中國人」扭曲為含糊不清的概念;同時也將李登輝塑造為《出埃及記》的「摩西」形象,象徵只有他才能帶領枱灣人出頭天、當家作主。

這些話對於後來台灣的發展,不只是一位總統的妄言,更像是一種預吿。

1994年,在華裔作家陳舜臣(右)的引薦下,司馬遼太郎(左)見到了李登輝(中)。(台灣國史館)

李登輝以總統之尊,由杜正勝等歷史學者操刀,在台灣國族認同的歷史教育上大興土木。以中學《認識台灣》教科書為例,大幅縮減台灣光復的歷史,而放大日本殖民統治為台灣帶來的「現代性」。儘管當時不少史學家跳出來力阻,指李登輝是在「美化」和「肯定」日本殖民統治,但反對的聲浪在政治權力面前終究宛如螳臂擋車。不只於此,李登輝主導的這套教科書,也在公民教材內訴諸有別於中國的「台澎金馬命運共同體」,將「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寫入課文之中,更移植日本「大和魂」的概念、對台灣中學生大談「台灣魂」精神。

李登輝這一套歷史認知與精神的改造過程,同時通過「社區營造」鋪天蓋地的推動,潤物細無聲地走進台灣尋常百姓家,等於是把他個人極其扭曲的史觀,直接擴大、安插進了台灣人的靈魂當中。

繼之而起的陳水扁、蔡英文,同樣是靠着寄生《中華民國憲法》的方式,延續和深化李登輝路線。最為顯著的例子,莫過於扁、蔡兩人掌權之初,都把手伸向了歷史教科書,陳水扁加入了「台灣地位未定論」,而蔡英文則把「中國史」併入「東亞史」之內。因此,當馬英九有意按《中華民國憲法》精神重新調整教科書的論述,隨即引發高中生大規模的「反課綱運動」,最終功敗垂成。台灣青年群體歷史認知的火車頭,便這樣朝着台獨的方向駛去而不復返。

1996年,李登輝與連戰搭檔參選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的大選。(AP)

然而,李登輝改造台灣歷史認知的做法,其實正為他口中「台灣人的悲哀」寫下注腳。曾經說自己當了22年日本人、名叫「岩里政男」的李登輝,其年輕的生命就是經歷了日本殖民統治「皇民化」的改造,通過教育體制的貫徹,讓當時的台灣青年在精神上「改頭換面」。

李登輝執政的1993年,台獨組織「台灣教授協會」偕同台灣幾個「本土社團」,發表了一份名為《兩國兩制,和平共存:台灣人民對台灣與中國關係的基本主張》聯合聲明,其中一段即如此寫道:「日本政府企圖把台灣人變成日本人的努力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卻成功地使台灣人變得『不像中國人』」。而22歲以前的李登輝,正是日本人把台灣人改造為「不像中國人」的成功產物之一。

問題在於,李登輝可以有他自己的歷史傾向和認同立場,但做為台灣最高掌權者的李登輝,複製日本人當年的手段,用另一種「皇民化」的方式改寫台灣歷史,卻是對台灣社會莫大的殘忍。回到歷史的脈絡,近代台灣人的心理和精神認同已經被痛苦地碾壓過兩次,一次是日本殖民統治的「皇民化」改造,致使一部分台灣人在面對1945年台灣光復時出現了認同錯亂。

例如台灣著名作家鍾理和,在其小說《白薯的悲哀》就描繪了台灣人面臨祖國同胞投以「奴化」的歧視和拒斥,儘管台灣脱離了日本殖民統治、復歸中國,但兩岸人民的心裏形成了巨大的鴻溝,他在小說中的這段話「白薯是不會說話的,但卻有苦悶!」,完全體現了台灣人歷經日本殖民改造後的傷痛。

李登輝的辭世,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右二)表示,對他來說是失去一位亦師亦友的温暖長者。(Facebook@賴清德)

另一次是兩岸分裂分治之後,兩蔣為了在台灣打造「反共復國」基地,在意識形態上全面動員,一樣是通過教育體制的強制規訓,在台灣人心中建構起「排除大陸」、「排擠本土」的國民黨式中國認同。一刀切式粗暴的認同灌輸,奠下了今天台灣社會撕裂狀態的種子。李登輝繼任總統之後,從而有了絕佳的機會,為了鞏固個人權力,在台灣大搞起省籍對立,讓民眾在虛妄的對立之中,無止境地虛耗下去。

新加坡原總理李光耀在《李光耀觀天下》這本書中,寫下這麼一段話:「當李登輝當總統時,他發起台灣化進程,強調該島脱離中國。但是這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這樣做只能使台灣在重新統一的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當下的台灣人對李光耀這段話勢必嗤之以鼻,對於他說的「更加痛苦」更是無法理解。但關照今天兩岸關係的現實情況,李光耀的預言恐怕刺中了台灣人心中將越來越大的傷口。

當年李登輝位居總統高位,當時中美之間、兩岸之間的實力對比都不若今日,李登輝或許有底氣去厲行台灣人的歷史改造工程,繼續把台灣人改造得「不像中國人」。但是在李登輝離去的當下,回過頭去看這段歷程,我們可以說李登輝是相當不負責任的,他雖然成功讓台獨意識成為社會的主流,但兩岸未來必將面臨的關係重構,也必將讓台灣人再度經歷一次精神認同的碾壓。而這就是李光耀所說「更加痛苦」的根本性原因。

李登輝的台灣歷史和認同改造過程,台灣人或許視為正當且合理,甚至視為其對台灣不可抹滅的「貢獻」。不過,李登輝非但沒有解消台灣的殖民地陰影,反而把殖民地傷痕狠狠地深埋進台灣人的心中。一旦接下來兩岸關係進一步揭開了這個傷口,那般難以言喻的痛楚,已然逝去的李登輝不可能感受到,而是2,300多萬的台灣人所必須正面承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