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病逝|兄長獲供奉於靖國神社 李登輝至死未忘曾是岩里政男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但本來直至70年前為止,日本和台灣原本就曾經「同為一國」。因為曾「同為一國」,故不存在有台灣與日本打仗(抗日)這樣的事實。我志願進入陸軍,而我的兄長李登欽則志願進入了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地是以作為一個「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的。
<揭開日台合作的新帷幕> 李登輝於抗戰勝利70年的日本講話
李登輝與胞兄李登欽(左)合照,1943年。

從李登輝到岩里政男,從加入共產黨到成為中華民國總統,到變成台灣人口中的「台獨之父」,李登輝一生,著實是台灣「那一輩」人的生命史縮影;李登輝生前於日本演講的一席話,更是道盡李氏與日本的複雜情感。二戰期間,李登輝曾是日本帝國陸軍士官——自舊制台北高校升學至京都帝國大學,然後在大學時志願進入陸軍,被分配到高射砲部隊。

1945年3月10日,李登輝在所謂「東京大空襲」之際,代替戰死的小隊長指揮部隊,對抗美軍;李登輝當時因燃燒彈的碎片劃過鼻子負傷,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在那場大戰中沒有喪生可以說是運氣好,也可以想作那一定是神的引導」——至於「神」把時為岩里政男的李登輝引領何處,著實與評價李登輝一樣,實在複雜。

作為「日本人」而戰的「兄長與我」

「曾經」作為日本人的記憶與李氏「認知作為日本人的個性」,始終留在李登輝深處:「過去雖然我從一介學者,一路成為作為台灣最高領導人的總統,但是當上總統後,可以說每天都在鬥爭也不為過。對內有與國民黨內保守勢力的爭鬥,對外有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問題。但是在我擔任總統十二年期間內,我從未膽怯…另一個或許就是因為,我曾經有過在戰時徘徊於生死一線間的殘酷體驗吧。」李登輝曾在演說強調,「武士道即是領悟死亡之道」。

李登輝於1935年淡水公學校畢業,進入高等科就讀;中學嘗習劍道,成為一生嗜好。

事實上,李登輝生前曾經批評馬英九推動的「抗日戰爭70周年活動」,認為台灣當年實際的時空背景,與馬說的並不相同。李登輝認為,在二戰時期日本和台灣本來就是「同一國」,「當時」既然是同一國,「故不存在有台灣與日本打仗(抗日)這樣的事實」;當時的他志願當日本陸軍,而他的兄長則志願進入日本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地是以作為一個『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的」。那時他們兄弟倆為了保衛國家,更有著為國而死的覺悟,最後李的兄長死於戰場,「我們兄弟倆曾作為日本人去作戰,在馬尼拉陣亡的兄長被供奉祭祀於靖國神社,這是歷史事實,扭曲歷史事實是不為眾人所容的」。

「曾經的日本人」李登輝至其達九旬高齡仍十分關注日本的命運:「政治必須要日新又新,對現在的日本來說最大的課題是如何修正做為國家根本的憲法」。

李氏主張日本應修改憲法,重拾軍力,「由於日本國憲法第九條禁止日本保有軍力,所以現在的日本是將自己國家的安全保障,以半委託美國的方式來解決。日本如為了要做到真正的自立的話,則無法不面對修憲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六十多年來憲法隻字未改,反而是比較異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