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對台26條措施」 台灣政府太不現實

撰文:郭雪筠
出版:更新:

上周一(11月4日),大陸國台辦等20個有關部門推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這是繼2018年的「惠台31條」之後,北京對在陸台資企業和台灣人提供進一步的同等待遇。
不出意料,民進黨政府上下對此口徑一致地炮轟。直白地說,「26條措施」不過是北京處理兩岸問題眾多工具箱的其中一個,以當前兩岸關係狀況而言,是要「打壓」還是「紅利」,決定權很難在於台灣—這點台灣人亦知曉。如何面對大陸,是台灣社會的宿命。

北京公布新措施後,台灣總統蔡英文表示,不論是去年提出的31項措施或是現在的26條措施,「其實都是在中國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脈絡裏,就是中國為了實現對台灣『一國兩制』方案而推出的」。台灣陸委會則表示,「該等措施是在去年『對台31項措施』基礎上延伸擴大,相關內容不改『名為惠台、實則利中』本質,更夾帶進行『一國兩制』的政治操作」。台灣外交部的回應更有意思,除了強調台灣人在國外出事「不必找中國大使館」外,更表示台灣人若拿「中國護照」屬於違法。

大陸切合現實的惠台政策,令蔡英文陷於被動。(資料圖片)

有趣的是,雖然傳媒和政府吵得熱鬧,但台灣民間對「26條措施」沒有太大反應,不如一年多前的「惠台31條」所引起的廣泛討論。可見對於種種「惠台」,台灣民眾已視為常態了,而追問中共此舉是「干預選舉」也好、「侵犯主權」也罷,都需要先看看「26條措施」到底是甚麼,跟一年多前引起討論風波的「惠台31條」又有甚麼不同?

「26條措施」到底是甚麼

對大陸而言,「26條措施」的意義當然不僅僅是「使台灣人融入」這麼簡單。去年3月國台辦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洋洋灑灑31條,爾後江蘇、福建、廣西、北京等地就像比賽一樣,針對各地方政府的需要,分別出台自己的惠台政策。

在「惠台31條」頒布之後這一年多,國台辦持續找了一些台商對談,想更進一步確定台商需求,所以,當可視為進階版的「26條措施」出台,台商應該不會感到意外。從今年初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到剛落幕的中共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台內容,再到「26條措施」,也是一脈相承的。

作為進階版,「26條措施」比「惠台31條」精粹、細化。比如在「惠台31條」公布之時,就已規定「台資企業可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26條措施」對此更明確了,指出「台資企業可按市場化原則參與大陸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品測試和網路建設。台資企業可同等參與大陸城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洋洋灑灑十多項,可說涵蓋了各個領域。

當今的台灣年輕人熟知大陸網絡用語,天天看着關於「中國」的新聞。(資料圖片)

另外,「惠台31條」已表明了「台灣金融機構、商家可與中國銀聯及大陸非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合作」等兩岸金融合作領域,此次「26條措施」再進一步明確表明,「台資企業可與大陸企業同等依法享受貿易救濟和貿易保障措施」、以及台資企業可向大陸地方政府申請融資等等。

在個人層面,「26條措施」中比較顯眼的是:台灣人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以及台灣運動員可以「以內援身份」赴大陸,等等。

過去台灣運動員是以「外援」身份到大陸球隊打球,有名額限制,如今若以「內援」身份,則沒有名額限制,對台灣運動員而言,無疑是開了一扇有發揮空間的大門。對台商而言,「26條措施」中對台企融資問題的解方也是一大利好。但整體而言,「26條措施」中的許多項目,大陸早已經在做,比如兩岸5G供應鏈的合作、台灣企業參與大陸政府的基礎工程建設等等。至於此次台灣外交部嚴正駁斥的「台灣人不必去中國大使館尋求協助」,其實台灣人在國外旅遊時碰到問題去找「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求助的現象也不稀奇,甚至在台灣旅遊論壇上都不時有人討論。

除非是特殊專長或做生意,否則對在大陸生活的多數台灣人而言,「26條措施」象徵意義大於實際變化。在當前兩岸關係僵局下,大陸政府白紙黑字地寫下對台商和赴陸台灣人的承諾,當然是希望持續以經濟誘因吸引台灣人西進,這「26條措施」是對台灣人的再次喊話—不論傳媒怎麼說,不論政治怎麼冷,有意願到大陸看看的,都歡迎。

台灣人赴陸,求的多是一份就業、一個未來,對於政治方面的爭拗普遍不感興趣,只在意自己的生活便利與否。撇開惠台政策背後的政治考量,拿了台胞證就可以自助取票、台灣運動員可以多參加大陸的比賽,總歸是方便的。以敵對心態看待兩岸關係的台灣政府與傳媒,從惠台政策所帶來的「國民化待遇」裏看到的是政治,但對於民眾而言,哪來這麼多政治?

台灣政府的政治過敏程度,從台灣外交部急急地跳出來說台灣人不准拿「中國護照」可見一斑。「26條措施」中根本沒有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民進黨上下反駁、甚至畫了個假人來打,恰巧反映出對於現況的無奈。

台灣愈來愈多年輕人到內地升學及就業,以謀求發展。(資料圖片)

赴陸謀發展早成勢 民進黨始終無感

從「惠台31條」到「26條措施」,台灣陸委會痛批它們本質都是「名為惠台,實則利中」。問題是,「惠台」與「利中」相悖嗎,不可以並存嗎?台灣人才跑到大陸工作,大陸自然得利,但這些外闖的年輕人何嘗不是想為自己謀求更好的事業,政府官員對此豈會不知?

這幾年大陸政府的所有措施都在將台灣人「公民化」,從前幾年的卡式台胞證,到後來台灣人在大陸工作不用申請工作證、再到近期推出居住證……不用政府提醒,台灣人也知道中共的目的。現在大陸在做的就是個「兩岸統一方案」,想要統一台灣、想推進「兩制台灣方案」,全世界都知道。

但是,在知曉中共的「司馬昭之心」後,是否去大陸讀大學、去大陸工作要注意甚麼……這些討論在台灣論壇上都是尋常,且不說大陸一線城市,甚至二、三線城市裏台灣人的身影也不少。所謂「惠台政策」,根本不是中共天縱英明想到的,台灣在過去二十年產業轉型困難、薪資凍漲,根基已經開始晃動,這些政策也只是「順水推舟」罷了。

民進黨政府自然知道這些現實,所以用「美台關係友好」等政治論述,想化解兩岸僵局下人民的疑慮。但是,蔡英文知道現實,卻也太不現實。

不論好壞,「赴中」早已成為台灣人正常的生涯規劃選擇。(資料圖片)

台灣在政治上、意識形態上普遍親美,青年普遍「天然獨」,抗拒中共。但諷刺的是,台灣社會與大陸民間不論經濟上、還是娛樂或生活上的連結程度,遠高於十年前。當今的台灣年輕人熟知大陸網絡用語,天天看着關於「中國」的新聞,不論好壞,「赴中」早已成為台灣人正常的生涯規劃選擇。

台灣社會的「親美」則是另一種情況。台灣社會知道美國提供「台灣安全保障」,也認為台灣應保有「西方價值」,但在現實生活中,美台很難達成兩岸這樣的緊密聯結與人員流動。

美國與台灣某程度上是在維持着一種「務虛」的關係,縱使美國推出《台灣旅行法》及《台北法案》,也試圖營造「美台關係更進一步」,但這「更進一步」很難化為民眾有感的實質牛肉,2019年台灣仍無緣於各種國際會議。也就是說,意識形態與台灣相近的美國,很難將其影響力發揮在台灣議題上,更別說讓台灣人真正「有感」。

反之,台灣社會認為意識形態與自己抗衡的大陸,對台灣人民生活的影響力卻日益明顯。美台關係雖好,但是「務虛」;兩岸關係雖僵,但是大陸對台政策卻又「務實」。

台灣在中美之間虛虛實實地擺蕩,在意識形態號召與切身生活利益中搖擺,台灣政黨在其中縱使不斷強化意識形態層面,但最終,《台北法案》也好、「26條措施」也好,民眾都會在心底默默掂量:普羅大眾的切身需要,究竟是甚麼?

上文刊載於第18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11日)《面對「對台26條措施」 台灣政府太不現實》。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