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戰機首次現身台外圍海域 專家提應對戰略

撰文:施予
出版:更新:

長期追蹤飛機動態的推特賬號「飛機守望」(Aircraft Spots)5月4日顯示,美軍駐關島2架B-1B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飛向東海,飛過台灣東北海域。

「飛機守望」4日下午的信息顯示,2架B-1B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出發,前往中國東海海域,根據路徑圖可以看出,美國軍機路線掠過台灣東北方海域。「飛機守望」還提到,一架編號為LIVID11的KC135R空中加油機,同一時間為上述機群編隊加油補給。據稱,這是美軍B-1B轟炸機首次出現在台灣外圍海域。

台海局勢升温,中國官方數次強調要堅守九二共識。圖為2016年5月18日,中華統一促進黨等團體要求蔡英文「維護兩岸和平」。(中央社)

值得注意的是,B-1B轟炸機性能較日前撤離關島基地的B-52轟炸機優良,可超音速低空掠行,穿透敵方防空網實施戰略核打擊,與洲際導彈、戰略核潛艦被視為「戰略嚇阻三兄弟」,此次連續執行任務32小時也顯示美軍在回應中國的核戰略威脅等方面可發揮高打擊機動性。

台灣《中央社》稱,根據台國防部及「飛機守望」公開的信息顯示,5月4日是4月以來,美軍軍機15度在台灣周邊飛行。

對此,台國防部宣稱,台海周邊海空域情況,台軍都有掌握。

根據台國防部及「飛機守望」公開揭露消息,美軍軍機第一次出現在台灣周遭空域是4月8日的RC-135U電偵機;第二次是10日的RC-135U電偵機;第三次是11日的EP-3E電偵機;第四次是12日的EP-3E電偵機;第五次和第六次都在13日,分別為RC-135W電偵機和P-3C獵戶座反潛機;第七次是14日,同樣是P-3C反潛機;第八次是15日的RC-135W電偵機;第九次是17日的RC-135U電偵機;第十次是18日的P-3C反潛機;第11次是21日的EP-3E電偵機;第12次則是25日的P-3C反潛機;第13次是30日的EP-3E電偵機;第14次則是5月2日的EP-3E電偵機。

台國防部於4月23日指出,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艦及所屬包括護衛艦542/598、驅逐艦117/119、快速戰鬥支持艦965等,於12日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22日結束南海航訓後,再次航經巴士海峽續向東航行。

約同一時間,中國大陸在多國有主權爭議的南海設立「南沙」、「西沙」兩個行政區,目前已引發台灣、越南和菲律賓抗議,美國海軍則自28日連兩天,派軍艦在南海的主權爭議島嶼附近執行「航行自由任務」,挑戰中國大陸的南海主權聲索。

台國防部國防安全研究院資源與產業研究所長蘇紫雲的分析,美軍電偵機的任務除了偵測中共軍事動態,也包括為電子戰作準備,預先了解對手的雷達、通訊等電磁訊號,以利戰時蓋台、干擾、反制或讓對方無法準確掌握己方動向。而台國防部對於「飛機守望」的公開訊息表示,台海周邊海空域情況,都在掌握之中。

對於美軍飛機在中國周邊海域上空開展飛行活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表示,中國尊重和維護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但堅決反對有關國家打着「航行和飛越自由」旗號,損害沿海國主權與安全、擾亂地區和平與穩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表示,「台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資料圖片)

大陸專家表示,對於美國軍機的相關行動,還是要「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所謂戰略上藐視,就是不必對美國軍機的騷擾過於緊張。比如,對方的電子偵察機來,很大程度上是為收集電子情報信息,如雷達信號、無線電通信等。這時就一定要減少電子活動。而不能對方飛機一來,就如臨大敵,所有先進雷達密集開機。

戰術上重視就要有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和措施。對這種情況,保持一些常備雷達站開機,掌握美軍機航迹,視情進行攔截外逼。

在此之前,對於有美國軍機、艦通過台海的情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表示,「台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我們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慎重妥善地處理涉台問題,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的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