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天嘉禾告南海拖欠尾數 消息︰南海無拖數 餘額已存放託管賬戶

橙天嘉禾告南海拖欠尾數 消息︰南海無拖數 餘額已存放託管賬戶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橙天嘉禾(1132)去年出售橙天嘉禾影城予南海控股(0680)旗下美視角,代價按橙天嘉禾影城的企業價值33.87億元人民幣釐定。交易去年7月28日完成,惟橙天嘉禾昨日﹙4日﹚發通告稱,在多番要求下仍未獲得2.5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餘款,於是展開訴訟索償。接近南海控股消息人士回應指,有關尾數早已存放於託管賬戶中,但由於南海控股於交易完成接收橙天嘉禾影城時,訂約各方無法就代價調整達成共識,因而託管帳戶中的2.52億元未能由橙天嘉禾提取。

據橙天嘉禾通告,根據交易協定,第三筆保證金﹙即交易餘款﹚須自交割日起計6個月轉賬至指定離岸銀行賬戶,金額為2.52億元人民幣,但橙天嘉禾稱在多番要求下,仍未獲得該筆保證金,而擔保人南海控股亦無履行付款責任,故此於9月4日向美視角及南海控股展開訴訟,索償2.52億元人民幣餘款,以及利息及訟費。

接近南海控股消息人士回應指,有關餘款早已存放在由託管代理運作的託管賬戶。至於為何仍未轉賬至指定離岸銀行賬戶,該名消息人士解釋,南海控股在接收橙天嘉禾影城核對資產時,訂約各方無法就代價調整達成共識,因而託管帳戶中的2.52億元未能由橙天嘉禾提取。南海控股強調,並無拖欠餘款。

橙天嘉禾今日收報0.26港元,無升跌;南海控股則報0.195港元,微跌0.51%。


台北雙子星項目遭駁回 南海發展登報抗議「恐中誣陷、政治抹黑」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總額高達新台幣600億元的「台北車站C1/D1開發案」(又稱雙子星開發案),外商南海馬頓團隊通過審核並獲得最優申請人資格後,卻遭台灣行政院下轄的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以涉及「國安疑慮」駁回。
南海發展公司今天(22日)在台灣《自由時報》、《聯合報》頭版刊登半版廣告,痛批這是「恐中誣陷、政治抹黑」,指該案依法得標卻被非法駁回,「名為國安疑慮,實為犧牲國家利益」。

南海團隊在台灣報章刊登廣告。(南海提供)

雙子星開發案是台灣總統蔡英文任內單筆金額最大的外商投資案,然而卻在2019年6月26日,遭行政院下轄的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以「南海控股實際上為陸資」、「總裁和運營高層為陸籍」以及「南海發展有限公司股票質押的公司,陸籍董事過半」等理由,強調相關事項恐涉及「國安疑慮」,駁回該筆投資案。

南海發展在報紙廣告中指出,南海發展母公司南海控股是香港上市公司,註冊地為百慕大而非中國,南海控股與台灣市值前30大之上市公司一樣,大部分業務在大陸地區,員工多為大陸籍。南海發展表示,若以此為由認定南海控股不適合在台灣投資,「等於阻斷所有台商返台投資的機會」。

南海發展續指,南海控股股東不少於9成為外資,執行委員會受董事會的指揮及控管,其無法違背董事會的意志自行決定營運策略。南海控股聘任各國籍專業經理人,在中國的業務一直有大陸、香港、台灣籍專業經理人任職,未來的台灣專案公司管理層都會以台灣籍人士擔任。

南海發展還提出「三問」:一問台北市長柯文哲「台北市民要損失百億嗎?」,二問行政院長蘇貞昌「台灣還是法治國家嗎?」,三問總統蔡英文「台灣還歡迎外資投資嗎?」。

事實上,雙子星案歷經5次流標,於2018年12月啟動第6次招標,最後由外商南海馬頓團隊得標,且台灣經濟部當時亦對外澄清指,依照當時股權結構,尚無證據顯示南海是陸資。然而自那時起,台灣陸續有聲音炒作南海為「中資」。

柯文哲指出,經濟部曾證明南海非中資。(自由時報)

柯文哲:經濟部曾證明非中資

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受訪指出,經濟部早前已發給南海控股非中資的證明,南海控股因而獲得資格投標,但卻在得標後被投審會以「有中資疑慮、中資問題,產生國安疑慮」否決,認為政府每個機關做出的裁決不應該不一樣,否則廠商當然會不服氣。

柯文哲指,從國家政府角度來說,投審會、經濟部是不同機關,發的證明不同,但對人民來說,兩者皆是政府。自己常用這個例子告訴台北市府官員,因為台北市政府也是有31個局處,每個局處做出來的裁決不一樣,可是對市民來說,無論是哪一個局處,都是台北市政府。

他續指,雙子星案一個月的營業額是20億元新台幣(下同.約合5億港元),如今拖了5個月,台北市政府已損失100億(約合25億港元)。不過,他又稱自己有聽到「陰謀論」,要柯文哲稍安勿躁,等到2020年總統大選結束後,「那個該你的還是會給你」。

對於南海集團決定透過司法途徑尋求公評,並將向行政院提出訴願要求撤銷投審會駁回處分,柯文哲說,過去前任市長郝龍斌處理雙子星案時,一旦出現這種局面,「廠商也不會鼻子一摸就走了,一定會去抗告、假處分啦,動作一大堆」。

(綜合報道)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