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風暴正式開啟 中國77家藥企被檢查

撰文:李文杰
出版:更新:

醫藥行業風波再起,一場圍繞醫藥企業財務問題的監管風暴刮向中國醫藥上市公司。醫藥股在6月4日、6月5日出現普跌,市值縮水超過500億元(人民幣‧下同)。

《界面新聞》報道,中國財政部發佈在昨日發出公告,決定於2019年6月至7月開始檢查中國醫藥行業的會計資訊品質。商業賄賂、藥品回扣等問題是監管機構重點整治的行業頑疾。

名單顯示,此次檢查共涉及77家中國醫藥企業,其中中國財政部監管局檢查15家藥企,包括恒瑞醫藥(600276.SH)、複星醫藥(600196.SH)、上海醫藥(601607.SH)、步長製藥(603858.SH)、華潤三九(000999.SZ)5家上市醫藥龍頭,以及賽諾菲、施貴寶、禮來3家國際知名企業。

中國地方財政廳(局)各檢查2家藥企,共62家企業,涉及智飛生物(300122.SZ)、同仁堂(600085.SH)、天士力(600535.SH)、石藥集團(01093.HK)等22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

中國醫藥企業銷售費用問題引關注。(視覺中國)

藥企銷售費用佔比按年增2個百分點

此次檢查的重點內容包括:費用的真實性,即銷售費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據,是否真實發生;是否存在以諮詢費、會議費、住宿費、交通費等各類發票套取大額現金的現象。是否存在醫療機構將會議費、辦公費、設備購置費用等轉嫁醫藥企業的現象;是否存在通過專家諮詢費、研發費、宣傳費等方式向醫務人員支付回扣的現象。此外,檢查重點還包括成本真實性、收入真實性以及其他方面。

此次檢查涉及藥品採購、生產、推廣、銷售各個環節,其中銷售費用核查是重中之重,目的是為了“擠水分”,揭示藥價形成機制,為治理藥價虛高問題提供第一手資料。近期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步長製藥被問詢等引發關注,或成為此次檢查的導火線。

根據Wind分類,2018年298家A股上市藥企(不包括*ST長生)的銷售費用合計達到2,434.14億元,按年增長近36%,佔總營收的比重達到17%,相較上年增長2個百分點。更有甚者,其中35家企業的銷售費用佔營收的比重超過50%。

從銷售費用佔營收比重來看,這次被檢查的27家上市企業中有19家佔比超過10%,其中奧賽康以61.78%的比例位於首位,步長製藥以58.81的比例次之,華潤三九居於第三,對應比例為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