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價急升廠商利潤受累? 數據顯示影響無想像中咁大|財經評論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急升,銅價每噸升穿10,000美元創歷史高位,鋁價亦創十二年高。內地是全球大宗商品的最大買家,市場一直憂慮,原材料價上升,將令企業成本增加,若未能將壓力轉嫁至下遊,會令到製造業廠商利潤受壓。今早(27日)內地最新工業利潤數據出爐,可望令市場放下心頭大石。

近月內地生產物價升幅及工業利潤(貨幣單位:人民幣)

國統局公布,今年首四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5,943.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06倍。單計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686.3億元(詳見附表),按年增長57%,在去年同期基數效應下,增幅較3月份的92.3%明顯放慢。分項數據反映出商品成本的確上升,不過並未有蠶食企業利潤。

PPI加快至6.8% 企業成本雖上升 未有蠶食利潤

綜合整理4月份內地經濟數據比較,可以得出更完整的佈局,4月份內地PPI增長加快至6.8%,反映採掘及原材料價格的生產資料價格更急升9.1%,升幅擴大3.3個百分點。翻查主要金屬價格可見,國際銅價當月累升逾11%;上交所鋁價亦急升一成。

PPI上漲幅度開始反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已經開始傳遞到內地,並從工業產出價格中顯示出來。市場一度憂慮,原材料的價格急升,會損害企業利潤,特別是工業利潤。

市場一直憂慮,原材料價上升,將令企業成本增加(黃永俊攝)

從今天公布的數據,可以反映企業利潤情況比想像中強。首先從企業成本看,今年首四個月,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48元,而首三個月該數值為83.37元,升幅為0.1%,可見大宗商品價格上升,難免推高企業成本,從今次的數據可以得到印證。

不過,再看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686.3億元,仍然能夠較3月份增長570多億元,升幅為8%。數據反映的是,雖然4月份原材料商品價格較3月更高,推高了企業成本,不過未有蠶食企業利潤。

5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浙江寧波考察。這是5月24日,李克強在寧波舟山港了解港口運營、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等情況。 ( 新華社)

商品價格升勢持續 料PPI維持高位

展望下月的數據,由於5月份國際商品價格升勢未有放慢,反而愈升愈有,因此可以預期PPI 價格仍然會是維持高位。

有指近期人民幣升值加快,創3年新高,可以幫助減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對物價的影響,不過,需要留意,匯率的升值對通脹的影響未必如想像中大。原因是內地的商品價格升勢,除了是跟隨國際商品價格上升,更多的是受到經濟復甦,企業對原材料需求增加,而部分大宗商品生產國出現產能下降,令到市場供應未能完全追上需求所觸發的。所以匯率的升值,未能夠完全化解商品價格上升的壓力。

不過,內地亦開始透過行政手段,壓抑商品價格升勢,以減低對通脹的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聲明,將密切跟蹤監測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加強大宗商品期貨和現貨市場監管,同時,出手調高交易所商品交易的按金價格,推高交易成本,壓抑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