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市值單日蒸發37億 專家拆解兩個因素 直言估值不吸引

撰文:江麗琦
出版:更新:

維他奶(0345)捲入七一刺警案風波,事件持續發酵。繼被內地網民抵制、代言人迅速割席後,最新傳出遭內地商戶下架產品,公司股價今日﹙5日﹚裂口式下跌逾1成,市值蒸發36.8億元。

過去,不少國際品牌涉及政治風波,由早年「辱華門」事件主角D&G,到近日涉「新疆棉」的Nike、adidas、UNIQLO及Burberry等,最後都無疾而終,維他奶今次又能否「事過境遷」?專家認為,維他奶事件有別,始終內地飲品選擇太多,消費者可以飲其他品牌,料對其銷量有一定打擊;加上維他奶研銷費用增加,盈利能力有所下跌,現價未算很吸引。

捲入七一刺警案風波的維他奶(0345),股價今日一度急瀉15%,收市仍要跌11.7%,收報25.95元,市值單日蒸發36.8億元。

內地業務 5年翻一倍

市場反應如此熱烈,皆因內地業務對維他奶舉足輕重,恐受內地網民聲言「制裁」影響。翻查資料,集團去年收入達75.19億元,其中50.08億元由內地貢獻,佔比高達66.6%。在疫情打擊下,港收入僅達18.65億元按年跌11.5%,惟內地業務收入仍增長11%,帶動整體收入上升4%。

維他奶積極拓展內地市場,業務比重上升。(勞敏儀攝)

香港起家的維他奶,早於90年代便進入內地市場,但講到積極開拓內地業務,則要數至2014年起。維他奶在上海、廣州、深圳均設立分公司,於2014年便斥資5億元人民幣,在湖北省武漢市興建新廠房,佔地達10萬平方米(約107.6萬平方呎);其後,維他奶再於2017年在東莞市常平鎮上興建一間生產廠房,並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該廠房亦已如期陸續投產,內地版圖進一步擴大。

維他奶在內地業務收入亦由2016年的24億元增至50.1億元,整體收入佔比由43%升至66.6%。經營溢利則由2016年的2.8億元增至5.2億元。

內地飲料市場選擇多

過往有不少品牌捲入政治風波,例如近日「新疆棉」事件,牽動內地民族情緒,Nike、adidas等品牌被抵制,但最終事件均漸獲平息,維他奶又能否「事過境遷」?國泰君安國際助理副總裁陳思超直言,取決公司如何處理危機,「維他奶事件繼續發酵,對其在內地銷量有影響,對拓展內地業務亦有打擊,目前還需看公司後續怎樣處理。」

陳思超續稱,維他奶在內地競爭大,格局難以「新疆棉」事件作參考。「維他奶在內地競爭大,市場上也有其他豆奶、檸檬茶等品牌飲料,消費者有較多選擇。故今次事件,料對維他奶收入增長有些影響。」

維他奶需投入大量開支作營銷、推廣,以及研發新產品之用。(資料圖片)

營銷推廣開支大

根據彭博數據顯示,維他奶過往5年市盈率平均高達40倍,即使最近受政治事件所拖累,估值仍然高達50倍,預測市盈率則為39.9倍,也令維他奶「睇淡一線」。

陳思超解釋道,維他奶是家喻戶曉的豆奶飲品品牌,在植物豆奶市場上享有領先地位,而且品牌一直經營不俗,市場對其前景有所期待,故一直有較高的估值。但集團近年拓展內地版圖同時,亦需投入大量開支作營銷、推廣,以及研發產品之用,出現「增速不增利」的情況,「維他奶持續投入資源,在內地進行營銷推廣、產品開發,以及對新零售和綫上業務日益重視,相關開支龐大,亦令其盈利能力受壓。」

維他奶收入錄得75.19億元,按年增長4%;年度純利達5.48億元,按年升2%;惟撇除有關政府補貼,經營溢利則下跌11%。過去5年,維他奶毛利率則介乎52至53%。而原材料價格預期上漲,如大豆和糖,陳思超亦認為,會令維他奶毛利率受壓。

估值偏高

在後疫情時期,隨著內地市場及各項經濟限制措施開始放寬,維他奶業務亦可望逐步回復增長軌道,但料支持目前估值,陳思超表示︰「維他奶2022財年預測收入有望達11%增長,利潤則可望達高單位數增長。由於其收入盈利增速不算高,故目前估值也算是偏高了。」故只給予其中性評級,現價並不算特別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