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宏圖騰跑】曾小強看山 他說是山不是山?

撰文:區嘉俊
出版:更新:

香港四大山徑(麥理浩徑丶衛奕信徑丶港島徑和鳳凰徑),全長298公里。曾小強用54小時15分鐘完成。
曾小強的強,又豈止「小」強?縱橫山界多年,由一個單純跑者變成環境保育者,我們探討的不是他的訓練模式,卻是他的心。
攝影:林若勤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隨着經歷和年月,人有不同心態。曾小強是為人熟悉的越野好手,給人的印象卻漸被「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發起人取代。

曾小強曾是路跑出身,被山迷倒後便改跑越野賽。(林若勤攝)
讀者切勿模仿。(林若勤攝)

看山是山

念大學時,曾小強被論文壓得透不過氣,眺望遠山,決定往山解愁。最初接觸山野與城市人看法無異,「當年不覺得山有什麼特別,只覺得行山很辛苦,又曬,蚊叮蟲咬又多。」直至愈走愈深,他才感到身心放鬆和頭腦清晰。「我在城市裏找不到答案,行山會突然間想通,好神奇。坐在電腦想了一整天都沒點子的論文,走進山林,整個藍圖走出來。」市區人多車多,嘈音不絕於耳,睡在冷氣房都無法放鬆,「走到郊外微風輕吹,遠望綠悠悠草木,洗滌心靈,山是城市人的心靈花園」。

踏進山林後,小強愛上自然景致,於是脫離路跑,主攻山賽。「以前練習方式死板,總由A點走到B點,計算時間有沒有比上次快。」外國山高路遠,他就在香港最高的大帽山跑上跑落,由荃灣、錦田和大棠等地出發。「大帽山很有靈氣,明明是炎夏,山上常有霧氣和溪澗解暑。」天然資源是安排路線的要素,瀑布能為身體降溫,樹蔭能遮掩陽光,小強就用自然元素應付暑熱。

入山怎會不想走天然山徑?(林若勤攝)

看山不是山

沒錯,天然資源還得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自然景象破壞了就回不了頭。奈何社會把市區元素帶入山,例如把硬繃繃的石屎路鋪進郊野:「常說要綠化城市,為什麼已有的自然環境又要破壞」」曾小強發現眼前的山並不單純,要保育不能只靠一雙腿,還涉及政府部門、各國專家和群眾參與。他撰寫長達三頁的問卷,一周內收回6000份,九成人支持天然山徑。往後他發起「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下班後跟進至凌晨2時也毫無怨言。

「我不是要與相關部門對抗,是一起尋求保育方法。」小強明白政府部門難處:「老一輩技師退休、部門人手不足,何不讓民間參與修復山路?」會議後,漁護處舉辦維修山徑研討班,一眾愛山人士用石頭與木砌出山路。「山需要人力、時間與愛心保育,每次走到自己有份鋪的雞公山,還是會感動。」保護山林長路漫漫,他沒有鬆懈。

大家記得愛護環境,帶走垃圾。(林若勤攝)
訪問期間傳來陣陣茶香。(林若勤攝)

看山還是山

曾小強已為人父,兒子3歲便開始跟他行山。最初兒子討厭泥黏污跑鞋丶野草纏着兩腳和蚊叮蟲咬,但發現山之美後就不再執着,至今已有3年行山經驗。「他很喜歡在這條溪澗玩水,每次都捨不得走。」小強沒有訓練兒子,願他先愛上大自然,再從長計議。「我和他行山也沒有計劃要走多少公里,他想走幾遠便幾遠。」同樣的心靈花園,身邊多了兒子一起享用。

小強的心態亦有轉變:「現在訓練不像以前死板,不再設固定路線。看到小徑會想它通往什麼地方,回家查看地圖後再發掘新路。」走了這麼多年,他對山仍然雀躍,還把愛山之心分享他人。就像「康宏圖騰跑2017」,小強將與13歲的小朋友一起參賽,放下爭分奪秒之心,與後輩共同進退。「希望他都喜歡大自然,我亦會好好感受比賽氣氛。」比賽時看到小強的身影在左右,不是「尾燈都見唔到」,對跑手來說很難得。

曾小強將出戰「2017康宏圖騰跑」。(林若勤攝)

秉承「接龍」概念,跑手接龍將集合各路跑步手,並會定期舉行跑步活動,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連結起來!如果你也熱愛跑步,歡迎一齊來跑出生活平衡點!即加入跑手接龍Facebook群組

山水的清涼筆墨難以形容。(林若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