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腹部不適 小心患上神經內分泌腫瘤

撰文:專科醫生
出版:更新:

很多人對腹部不適不以為然,但如果持續腹部不適,就要小心可能是患上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先兆。專科醫生指,此病症狀多變,可遍及全身,又欠特異性,容易被人忽略。不少患者至確診時,病情已擴散,治療選擇和效果也會因而受影響。不過,近年發展出標靶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為腫瘤已擴散的患者帶來一個新選擇。

內科腫瘤科專科陳林醫生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源於人體內分泌系統,是由神經內分泌細胞而引起的惡性腫瘤,由於神經內分泌細胞是專門負責分泌激素及荷爾蒙等活性物質的細胞,遍及全身,故全身上下均有機會出現NET,當中以腸胃道、胰臟及肺部最為常見。

NET又可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兩大類,外科專科醫生廖玉華醫生指,前者較常出現荷爾蒙相關症狀(腹瀉、潮紅、高或低血糖症、消化性潰瘍等)或與發病器官相關的臨床症狀;而後者患病率較高,症狀非常輕微而容易被誤當一般病痛,甚至初期未必出現臨床症狀,在5至7年後才漸漸出現,患者確診時有可能已經擴散,出現一些非荷爾蒙相關症狀,如體重下降、出血、腹痛等。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陳林醫生(左)、外科專科醫生廖玉華醫生(右)。

向來健康的劉先生就在2014年時開始出現胃脹、頭暈、氣喘等不適,幾經檢查才發現患有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肛有擴散至肝臟及胰臟的跡象。廖醫生表示,NET在過去的三十年間的發病率提高了五倍,公眾有必要增加對此病的認識。若能盡早確診,病情早期時首選以手術切除腫瘤達到根治效果是最理想的做法;即使情況如劉先生般,腫瘤已擴散,無法完全切除,也可按情況局部切除腫瘤,再輔以藥物及/或放射治療控制病情。

陳醫生指,藥物治療目標均為控制症狀、延長存活期,目前國際的標準方針為處方高劑量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以改善腫瘤細胞過度分泌荷爾蒙所引起的功能性症狀。若一線治療在患者身上反應均欠佳,目前最新的治療方案就有標靶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適用於無法以手術完全切除腫瘤、腫瘤已擴散、對目前治療沒有更多反應,以及腫瘤細胞表面具有生長抑素受體(SSTRs)的患者。陳醫生引述研究指出,其中一款PRRT,能減低近八成病情惡化或死亡風險,成效理想。

患者劉先生接受PRRT治療後,現時身體狀況己好轉。

劉先生在最初亦有接受藥物治療,惟一段時間後療效開始下降,需配合放射治療縮小腫瘤,後因病情再度惡化,劉先生除接受手術切除部份胃部及十二指腸外,其後再接受PRRT,現時身體狀況己有好轉。雖然目前新增治療選擇,但兩位醫生建議,市民如發現腹部持續不適,如腹脹、腹瀉,甚至消瘦等;或持續一段時間出現突發性面紅、耳熱、腹瀉等徵狀,應盡快求醫接受檢查,及早確診,治療選擇、療效及存活期均較晚期確診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