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訪華|時隔9年再訪粵 他為何對廣東如此鍾情?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在3月27日,春雨過後的廣州國際生物島,綠意盎然。一輛科技感十足的無人駕駛小巴,行駛在寬敞整潔的街道上。小巴上遠道而來的客人,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作者:趙曉娜、泠汐

本文原載南方+,《香港01》獲授權全文轉載。

「每一次來廣東,都能看到新變化。」2014年,李顯龍以新加坡總理身份訪粵,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曾這樣表示。

和那年一樣,此次他來中國訪問,同樣選擇廣東作為首站。

時隔9年再訪粵,李顯龍依舊對廣東如此鍾情。這背後,既有李顯龍及其祖輩與廣東千絲萬縷的聯繫,也蘊含着新加坡與廣東在時代進程中的歷史情緣。

李顯龍:圖為2023年3月2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Facebook發布的照片,顯示他訪問中國廣東省廣州市。(Lee Hsien Loong Facebook)

新加坡與廣東的「歷史情緣」

李顯龍本籍梅州大埔縣,他能說一口流利的客家話,對粵語、潮汕話等各種方言也非常熟悉。(編按:李顯龍曾在公開場合講過新加坡李姓的發源地是在河南省內,春秋戰國時,這個姓氏的人向周邊地區擴散。)

據《李氏族譜》記載,1862年,因家中貧困,年僅16歲的李沐文孤身一人出洋過番到新加坡謀生尋食,成為祖上從大埔移居新加坡的第一人,他在那裏生下兩個兒子,李雲龍、李見龍。其中,李雲龍在新加坡成為船主,其長孫即為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

19世紀初,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的新加坡,作為英國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吸引了大量來自中國的移民。此後,新加坡逐漸成長為華人為主,包括馬來人、印度人和歐裔人等在內的多元種族的東南亞商貿樞紐。

悠悠歷史的長河,見證着中國與新加坡一衣帶水,廣東與新加坡僑胞心意相連。

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黎相宜在《新海絲路上的新加坡與中國》一書中講述,新加坡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連接中國與新加坡源遠流長的情誼。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8月,新加坡570萬人口中,華人比例達74.1%,其中,潮州、廣府、客家移民佔據相當比例,是繼閩南移民之外數量最多的三大族群。

李顯龍:圖為2023年3月2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Facebook發布的照片,顯示他訪問中國廣東省廣州市。(Lee Hsien Loong Facebook)

雖然祖上數輩生活在新加坡,李顯龍依然對廣東有着特殊情緣——他不僅對粵語、客家話、潮汕話等各種方言運用自如,還非常喜愛華語歌曲。

2023年初,李顯龍更是以一則「李顯龍清唱廣東經典兒歌,味道蠻正」的短視頻,走紅中國社交媒體。

廣東與新加坡,「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李顯龍或許是這種「近」和「親」的真實寫照。

此次訪華,李顯龍將首站選擇在廣東廣州。在這裏,他不僅乘坐無人駕駛小巴遊覽春色,還與一些新加坡籍人士會面,了解他們在中國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廣州國際生物島面積僅1.83平方公里,卻集聚500間生物醫藥企業,落地數十間研究院所,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王鵬表示,李顯龍選擇廣東作為首站,既是表達基於中新兩國經貿往來的核心訴求,也是從新加坡華裔對廣東省的血統傳承、歷史記憶層面上,調動和營造一個友好和諧的氛圍。

「不論是對於新加坡的老百姓還對中國群眾來說,這都是一個柔性的選項,能夠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王鵬說。

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認為,廣東是中國開放的前沿,是中國最大的僑鄉,同時也是中國GDP第一大省,在新一輪的開放中,李顯龍首選訪問廣東,也說明新加坡跟中國的合作充滿信心,希望更深刻地參與到新一輪的中國對外開放中。

李顯龍:圖為2023年3月2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Facebook發布的照片,顯示他訪問中國廣東省廣州市。(Lee Hsien Loong Facebook)

中新合作項目扎根南粵大地

李顯龍上次踏足南粵大地,是在2014年9月。在當時3天的行程中,李顯龍重點了解廣東的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和傳統文化保育情況。

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李顯龍曾以「開放和富有活力」評價廣東。

他表示,廣東是新加坡在中國的首要省級貿易夥伴,新加坡也成為廣東最大的海外投資國(2013年),希望能藉助訪粵機會,同廣東省領導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關係。

自中新兩國建交以來,廣東一直是新加坡的重要合作夥伴。

早在2009年,新加坡跟廣東就成立新粵合作理事會,隨後兩地之間的合作也逐步壯大加深,也更多元化。10年之後的2019年,廣東已是新加坡在中國最大的省級貿易夥伴,也是新加坡在國內一個最大的投資地。

隨着兩地之間的合作加深,許多合作項目札根南粵大地。

先看省會廣州。2022年,穗新兩地進出口總值達39.4億美元。新加坡在廣州新投資企業49間,協議投資達20億美元。

作為中新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中新廣州知識城,累計吸引76間新資企業投資169.2億元人民幣。如今,知識城發展正在邁向新高度,不斷加深合作機制,涵蓋科研、教育和法規等多個方面。

還有聚焦戰略新興產業,由穗新企業合資共建的騰飛科技園,同樣見證着兩地緊密的合作關係。

現如今,科技園已吸引400多間企業進駐,就業人數達到3,000人。新加坡國立大學廣州創新研究院也選擇落戶知識城,計劃10年間培養近3,000名的高層次人才,為科技創新輸送源源不斷的知識力量。

再看一直走在對外合作前沿的深圳。

2019年10月,深圳與新加坡簽署《關於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合作倡議的諒解備忘錄》。自諒解備忘錄簽署以來,深新雙方聚焦「數碼互聯互通」「技術合作和創新創業」「人才交流和培養」「合作示範區建設」等重點領域遴選和推進合作項目。

2022年,深新合作規模和質量更是取得「雙增長」,共遴選出第三批合作項目14個。

粵港澳大灣區也強勢出擊。3月14日至17日,澳琴聯合招商推介代表團赴新加坡招商,向多間新加坡企業拋出合作「繡球」,擴大商貿「朋友圈」。

像這樣的紐帶連接和合作探索,在李顯龍到訪廣州的大背景下,相信未來在廣東和大灣區內還會湧現很多很多。

李顯龍:圖為2023年3月2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Facebook發布的照片,顯示他訪問中國廣東省廣州市。(Lee Hsien Loong Facebook)

「高質量發展」賦予粵新合作廣闊前景

「中國的發展給東南亞帶來巨大的好處。對幾乎每個東南亞國家來說,中國都是最大的貿易夥伴,新加坡也是如此。這是一個巨大的經濟機遇。」李顯龍日前接受總台專訪時表示。

此次李顯龍訪華,將對中新兩國未來在經貿等領域的發展起到怎樣的作用?新加坡與廣東的合作未來存在哪些潛力?

繼中國連續10年成為東盟(ASEAN)第一大貿易夥伴後,2022年,東盟同樣連續3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指出:「李顯龍很清楚,新加坡和東盟的經濟繁榮,是依託於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持續對外開放與新加坡的經濟繁榮也是密切相關的。」

李顯龍:圖為2023年3月2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Facebook發布的照片,顯示他訪問中國廣東省廣州市。(Lee Hsien Loong Facebook)

「目前,新加坡已成為對接我國海陸外貿出口甚至美歐市場的一個橋樑和紐帶。新加坡的絕大多數主權財富基金,像淡馬錫等的投資都在做以上方面的戰略佈局,所以新加坡一定要乘上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下一個風口,才能持續收穫與中國加深政經合作的紅利,持續助力本國經濟發展。」王義桅說。

據悉,新加坡很早就表示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李顯龍對此也表示,新方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中國提出的一個很好的舉措。中國在發展,中國在走向繁榮,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愈來愈重要。

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是2023年的頭等大事,當下,廣東正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的各項舉措。

王義桅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講,李顯龍此次訪華,首站直奔廣州,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廣東在中國『高質量發展』中的地位。」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友好合作的紐帶讓中新兩國情誼跨越千里,歷久彌堅。

粵新合作也將不斷邁上新台階,共赴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