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欲爭取連任,但是飯碗難保?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四月中旬以來,歐洲政壇發生了兩件看上去不起眼、實際上信號意義極強的事情,給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尋求連任蒙上陰影。

第一件事,馮德萊恩精心挑選出來的一位政客,還沒有來得及上位,就被手下的幾位歐委會「大臣」拉下馬來。

這位倒黴的政治家,是來自德國的歐洲議會議員,馬庫斯·皮佩(Markus Pieper),和馮德萊恩是同黨,都來自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下稱「德國基民盟」)。

第二件事則預示着德國內部的風向變動。剛結束中國訪問之旅的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毫無徵兆地對同胞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發難,指責其與外部世界的自由貿易談判方面,無所作為。要知道,朔爾茨說話一向謹慎,這次卻「火力全開」。

朔爾茨訪華:德國總理朔爾茨2024年 4月16日在中國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Reuters)

一切跡象表明,這位有史以來「最為強勢」的「親美反華派」歐委會主席,在試圖延續自己政治生涯的關鍵時刻,遇上了暗流。

馮德萊恩力排眾議,把歐委會剛剛設立的一個位高權重的新崗位給了皮佩。這是一個歐委會特派員的位置,專門負責整個歐盟中小企業的事務,向歐盟內部市場「大臣」報告工作。

設定這個位置是德國基民盟的長期訴求,希望歐盟委員會更多地關注和保護中小企業的利益。馮德萊恩不僅設了這個位置,而且還把它給了自己的「同胞」和「同志」皮佩。

這是一着好棋。它堵住了那些來自黨內的反對者的嘴,這些人經常批評她只關心綠色工程,而忽視中小企業利益,把環保凌駕於經濟之上。

利用這一招,馮德萊恩確實提升了她在黨內企業利益派系的支持度,爭取了更多的黨內同仁擁戴她成為「首席候選人」,帶領「歐洲人民黨」 迎戰即將於2024年6月舉行的歐洲議會大選。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 ) 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圓形劇場出席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 演講。(Reuters)

然而,風雲突變,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總部的自家後院遭到逆襲。已經在3月底就簽了合同的皮佩,突然在4月15日就職前一刻,悲憤填膺地宣佈辭職。他痛斥歐盟委員會主管內部市場的「大臣」布雷頓(Thierry Breton)給他「使橫手」,讓他「無法履行職責」。

皮佩在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氣憤地指責布雷頓「行事風格糟糕」,認為這位來自法國的歐盟內部市場專員無端質疑任命程序有問題,阻止他「上位」的行徑完全是出於「一黨之私」。

皮佩的指責立即招來布雷頓幕僚的反擊:「對布雷頓專員的指責或所謂政黨政治的指控是一派胡言」。他們還譏諷道,皮佩的抱怨「聽起來像是一種逆向工程」。

言下之意,布雷頓陣營指責皮佩之所以被馮德萊恩挑選出來上位,才是真正的「政黨政治」,屬於賊喊捉賊之類的遊戲,拿不上台面,辭職是正道。

皮佩(Markus Pieper)和馮德萊恩都来自德國基民盟,卻被其他歐盟委員會高層拉下馬。

這是一個罕見的政治內鬥,布雷頓是馮德萊恩手下的「大臣」,理應支持上司的決定,至少不應將矛盾公開化。

恰恰相反,布雷頓選擇了反其道而行之。他讓馮德萊恩精心為自己設計的選戰得分項目流產,而且是以她的愛將皮佩公開蒙羞的方式,可謂別有用心。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布雷頓是鐵了心要與他的領導唱對台戲,他是在給馮德萊恩拆台,讓她難堪,讓她威信掃地。

布雷頓為何要與馮德萊恩過不去?答案可能只有一個:他不支持,也不希望這位德國女強人繼續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大選在即,這位「內部市場大臣」也顧不上「君臣」關係了。

然而,從邏輯來講,布雷頓讓馮德萊恩下不來台也只是一個表面現象。這個現象的背後,可能有法國政府對未來歐委會主席人選安排更深層次的考量。

來自法國的布雷頓,是總統馬克龍的心腹和愛將。沒有馬克龍的授意和默許,布雷頓不可能如此公開挑戰馮德萊恩,更何況女強人五年前還是馬克龍扶上位的。

正是這一原因,人們不得不從布雷頓羞辱馮德萊恩這個事件中得出判斷,此時的馬克龍政府,已經不是五年前的馬克龍政府了,它可能無意支持馮德萊恩繼續擔任歐委會主席了。

習近平4月6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北京會面。(Reuters)

不排除馬克龍會拋棄馮德萊恩,轉向設計更有利於自己黨派權力和法國利益的歐盟領導層結構。馬克龍對馮德萊恩「變心」,不是個人之間的「恩怨」,而是黨派之爭,權力之鬥,在這一點上,皮佩對布雷頓的指責應該屬實。

幫助布雷頓在「皮佩事件」上對馮德萊恩進行「群毆」的,還有另外三位歐盟委員會的「重臣」:

歐盟勞工與社會事務大臣,來自盧森堡的尼古拉斯·施密特(Nicolas Schmit);歐委會雙料大臣,即經濟與貨幣大臣兼稅務與海關大臣,曾經擔任過意大利總理的保羅·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馮德萊恩的副手,位高權重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外交與安全大臣,來自西班牙的博雷利 (Josep Borrell)。

這三個幫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歐洲的社會民主黨人,盧森堡的施密特還是社會民主黨推舉的今年參加歐洲議會選舉的「首席候選人」,可以說是馮德萊恩爭取連任的最大競爭對手。

馬克龍和布雷頓代表的自由民主黨人和這些社會民主黨人一起聯手發難馮德萊恩,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它預示着馬克龍對她代表的「歐洲人民黨」的興趣急劇下降,對社會民主黨的興趣大幅度上升。

近日有報道指馬克龍不欲馮德萊恩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一職。(Getty)

這個信號可以解讀為,馬克龍無意再接受或推舉一位來自以德國基民黨/基社黨為核心勢力的「歐洲人民黨」的人士,擔任下一屆歐委會主席,而是有意讓社會民主黨或自由民主黨人的領袖人物上位,主政未來五年的布魯塞爾。

這就意味着,即使馮德萊恩能帶領她的「歐洲人民黨」像目前民調顯示的那樣贏得今年歐洲議會大選30%的選票,成為第一大議會黨團,也不見得能獲得理所當然的連任,沒有社會民主黨人和自由民主黨人的支持,她也只能黯然下台,拱手將歐委會主席的寶座讓位給政治對手的妥協人選。

讓馮德萊恩尋求連任蒙上陰影的第二件事情,與德國的態度有關。4月18日,在沒有任何事先徵兆的情況下,德國總理朔爾茨突然對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委員會發難,指責布魯塞爾在推動歐盟與外部世界的自由貿易談判方面無所作為。

蹊蹺的是朔爾茨選擇發難的時機和地點。他剛剛結束了中國的訪問,為德國打開了中國的牛肉和蘋果市場,緊接着在布魯塞爾開了兩天歐盟首腦峰會,一散會,他便卯足馬力,直接選擇在布魯塞爾,而不是在柏林向歐盟委員會開火。

朔爾茨一向言語謹慎,而這次卻表現得毫無拘束。他說:「太多的貿易協定談判時間太長,而且一直不能完成。」這位德國總理雖然沒有點馮德萊恩的名,但她是歐盟委員會的主席,朔爾茨只是給這位德國同胞留了點面子而已。

北約峰會:2022年3月2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一)與美國總統拜登(左二)、德國總理朔爾茨(右三)交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亦在場。(Getty Images)

好像餘言未盡,朔爾茨用帶有調侃的語氣抱怨道:「成員國們把自己的貿易政策作為歐洲政策的一個核心權力,託付給了歐盟委員會,就是為了要締結更多的外貿協定,而不是拋棄外貿協定。」

他毫不留情地指出:「如果弄來弄去太多的貿易協定要談10年,20年,而且一直沒有結果,那就有問題了。」如此公開抨擊馮德萊恩的歐盟委員會,朔爾茨還沒有過先例。

他要求歐盟委員會「逆貿易保護主義的潮流而動,盡一切努力,強化以規則為基礎的自由貿易體系」。這位德國總理幾乎以命令的口吻說道:「歐盟必須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改革制定明確的目標」「這是歐盟必須自己解決的問題。」

如此與馮德萊恩的歐委會過不去,當然也與即將來臨的歐洲議會大選有關。身為社會民主黨人的朔爾茨,顯然是在為自己的黨站台,削弱作為政敵參選的馮德萊恩。「從黨的利益來講」,朔爾茨也絕不希望馮德萊恩在大選中獲勝從而繼續執掌歐委會。

早被認定「太過親美」的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自然不會是中國所期待的歐盟委員會主席下任人選。(新華社)

歐洲議會社會民主黨團的最大群體,來自朔爾茨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在德國國內,與馮德萊恩所在的反對黨基民黨勢不兩立,劍拔弩張,火藥味很濃。

民調遙遙領先的基民黨,已經對朔爾茨2025年大選爭取連任構成巨大壓力,他沒有丁點兒興趣支持馮德萊恩連任,更不能讓他的政治對手水漲船高,錦上添花,最終把自己趕出總理府。

馮德萊恩要想連任成功,需要得到兩個「多數」,一個是大選後歐洲議會的多數,一個是27個歐盟成員國政府首腦的多數,「皮佩事件」和朔爾茨突然對歐委會的發難顯示,這兩個「多數」都岌岌可危。

歐委會主席上位的歷史表明,法國總統和德國總理基本上是布魯塞爾的「造王者」。他們中意的人選,雖然不見得一定能得到政府首腦和議會的多數,但他們不中意的人,絕無可能執掌布魯塞爾。

馮德萊恩目前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似乎巴黎柏林兩方面都不喜歡她了。對馮德萊恩來說,不僅五年前力主自己上位的馬克龍看上去已經「變心」,而且和馬克龍聯手提攜自己的「閨蜜」默克爾也退出政壇,現在的柏林是政治對手朔爾茨說了算。

朔爾茨4月18日對歐委會的尖鋭抨擊,可以看作是他對馮德萊恩連任的拒絕性表態,估計馮德萊恩目睹這一切之後,心裏都涼了半截,沒有來自自己國家政府的提名和支持,連任可能只是一枕黃粱。

歐洲議會將於今年6月進行選舉。 (REUTERS)

議會多數這個門檻能否過得去,也是一個未知數。就算拿下30%的席位,還得仰仗其他政黨,尤其是朔爾茨的社會民主黨和馬克龍的自由黨的支持,五年前,馮德萊恩就是靠歐洲人民黨和社會自由黨兩黨議員的選票上台。

拋棄與馮德萊恩的「歐洲人民黨」的合作,則意味着馬克龍及朔爾茨的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在本次大選中要有良好的表現,否則自己的根基也不牢。

不僅如此,以目前的民調結果來看,他們兩黨加起來還不夠,還需要一個第三政黨的支持,以形成議會多數,為自己的人選「保駕護航」。

如果既不想延續與「歐洲人民黨」的結盟,也不想與其他左翼或右翼激進勢力合作的話,馬克龍和朔爾茨只有一個選擇,就是與綠黨合作,在未來的歐洲議會里形成「社會民主黨+自由黨+綠黨」的組合。

綠黨目前在歐洲議會是反對黨,當年拒絕把票投給馮德萊恩。現在仍然看不出有任何跡象和趨勢顯示綠黨會改變對她的態度,轉向支持她連任。

有傳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右)皆屬意讓意大利前總理德拉吉(左)出任歐盟委會員主席一職。Getty)

換句話來講,倘若馬克龍的自由黨和朔爾茨的社會民主黨想聯手換掉馮德萊恩,綠黨是一個現成的盟友,連大的動員工作都不用做。

更何況,德國的綠黨,作為歐洲議會綠黨黨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有強烈的動機讓馮德萊恩下台——如果這個黨完全從「一黨私利」出發考慮問題的話。

早在兩年前,綠黨與德國社會民主黨和自由民主黨簽訂聯合執政的協議時,綠黨就為自己未來進入布魯塞爾歐委會做了佈局,打下一個非常漂亮的伏筆,要求兩個聯合執政夥伴在一個「綠色核心」訴求上簽字畫押。

三黨聯合執政的協議書如此寫道:「如果下任歐盟委員會的主席不是由德國公民擔任,德國政府提名進入歐盟委員會的人士,應該來自綠黨。」

換句話來講,馮德萊恩一旦下台,下屆代表德國進入歐盟委員會的「大臣」非綠黨莫屬,單憑這一點,綠黨就有強烈的興趣和動機與馬克龍和朔爾茨一起聯手「倒馮」。

馮德萊恩2023年5月9日訪問基輔,與澤連斯基會面(Twitter@Ursula von der Leyen)

事情是否真會朝這個方向發展,還有待於進一步觀察。但馬克龍和朔爾茨通過「皮佩事件」和「發難歐盟」所表現出來的「棄馮」傾向,不可能不會繼續發酵。

尋求連任的馮德萊恩,前景黯淡,命運難卜。她唯一能破局的道路,就是奮力拼搏,六月份打一個漂亮的選戰。

這個選戰需要打得如此之漂亮,以至於她帶領的「歐洲人民黨」能取得壓倒性的勝利,讓社會民主黨、自由黨和綠黨加起來都無法控制議會多數,被迫與她合作。

不到兩個月,她的命運就見分曉了。

本文轉載自南風窗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