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民建聯倡暫緩稱執行困難難解 主流民意不支持8.1實施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政府兩次押後垃圾徵費後改為推行試點計劃,民建聯今日(24日)促政府暫緩垃圾徵費,但無建議押後的具體日期,僅表示希望有足夠時間先讓政府做好配套。民建聯提出多項減廢建議,包括設藍圖、加廚餘機及回收點,設「環保教育專項基金」推廣教育等。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要暫緩計劃,皆因如垃圾徵費現階段實施與減廢所宣傳目標不符,目前實施只是徵費但未必做到減廢,對計劃如期實施有極大保留。

民建聯調查顯示不足2成市民認為應該如期8.1實施 65%不支持徵費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學鋒稱,民建聯在4月5日至11日,以及5月6日至10日進行兩輪問卷調查,參與人數分別為810人及750人。他發覺兩次調查結果接近,均有約65%市民不支持徵費。

對於8月1日實施,不足2成市民認為應該如期實施,逾70%市民認為應該再押後或根本不應該實施。他表示,最大問題是缺乏足夠回收設施,以及造成經濟負擔,而綜合意見可見主流民意反對計劃如期實施,認為執法有困難、政府準備不足、經濟環境未如理想等。

被問及民建聯有否建議具體實施日期。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用者自付原則目的是節能減廢,暫緩到何時需要政府回答。

再被問及可否考慮無延期延後或轉一個方法減廢,而法例已經通過,再押後會否感覺推翻以前政策。陳恒鑌指不支持的市民認為回收設施不足夠,要令大眾容易接受、容易參與才是重點,希望暫緩計劃讓新增設施的空間更大,表示民建聯都不會認同政府甚麼都不做,但如果屆時做好設施、回收量不斷上升、參與度高,到時社會反彈不大可再檢討,法例要按實際、務實做事。

至於有前高官指「依家做不到以後好難做」。民建聯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指,徵費是手段、要檢討,市民學習走環保是學習的過程,有壓力但不能有太大壓力,需要鼓勵市民。至於是否有人做錯,以致需要押後。葛珮帆稱,減廢無人做錯,只有是否足夠,懲罰性的動力不是唯一手段,應有其他手段令市民支持配合,如政府願意押後是「睇民意、聽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