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機能源效益標籤以1級為最佳 還有這2個簡單方法可替你省電費

撰文:中關村在線
出版:更新:

最近氣溫可以說是反覆橫跳,基本升溫幾天又開始降溫了,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地方的氣溫已經在三十度了,穿短袖那也是沒有問題的,也有不少朋友趁此時間入手一台空調,準備度夏。

但一台空調每個月就可能要消耗上百度電,電費直接暴漲,再算上買空調的錢,讓不少朋友錢包都十分肉痛,也因此,夏天一到,空調帶來的電費也是家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了。

空調電費的差距除了日常使用的差別外,更多的還跟在購買時該款產品的能效有關。中國的空調能效標準劃分了從1級到5級的不同等級,其中1級代表最高能效水平,5級則是市場準入的最低標準。

能效標準參考:
1級能效,能效比大約 5.0
2級能效,能效比大約4.5
3級能效,能效比大約4.0
4級能效,能效比大約 3.5
5級能效,能效比大約3.3

假設一台1匹(約735W製冷功率)的空調,每天運行8小時,每年使用120天(夏季使用情況),1級能效空調總耗電量: (735W * 8小時/1000) * 120天 = 698.4kWh, 因高SEER,實際所需電能: 698.4kWh / 5.0 = 139.68kWh;5級能效空調總耗電量: 同樣條件下,(735W * 8小時/1000) * 120天 = 698.4kWh,因低SEER,實際所需電能: 698.4kWh / 3.2 = 218.25kWh。按照西部決策之前發布的視頻科普來看,一台五級能效的1.5匹空調用電量是同樣功率一級能效空調的3到4倍,以一度電5毛錢計算,一晚上(12小時)的電費就能差到5塊錢,要是家裏是商用電費,差距能更大,也因此一個夏天開空調下來,能讓不少人的錢包空蕩蕩。

當然,如果家裏採用的是變頻空調,就不能光套這個公式來說,想要具體了解變頻空調一晚上用多少度電,估計只能拿着自家電費表到電力公司去查電費,或者上電網APP查詢。

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實施了新國標,其最大的變化就是不再為定頻、變頻空調單獨設置不同的考核體系,而是將定頻、變頻空調能效等級合併,由原來的三級變成五級,能耗准入門檻有所提高,但整體差距不會太大。

那麼我們到底可以通過什麼方式降低電費呢?

+8

1、使用過程——溫度適宜,勿頻繁開關空調

據統計,睡眠模式下大約可節省兩成的電,而除濕模式是通過降低空氣濕度的同時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效果,當遇上梅雨天氣,室溫低於30°C時,可以使用除濕模式,能較好降溫,相對能省一些電。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除濕模式模式不建議長期使用。

有些網友覺得空調26℃是最省電的,其實最正確的是,室內最好和室外保持在8到10攝氏度的溫差即可,並非一定要將空調定在26℃。並且,將空調的出風角度改為向上吹風,能借助冷空氣向下流動的特性快速為全屋製冷,當全屋冷得更快,空調製冷效率越高,自然也能達到節能的效果啦。

2、使用維護——定期清潔空調

因為空調清洗比較麻煩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而選擇長期不清洗空調,長時間不清理的話不僅影響製冷效果,還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危害。此外,在日常使用中,定期更換空調的過濾網,並清洗空調的進風口和出風口,也是保持空調清潔和健康運作的關鍵。

延伸閱讀:夏日重開冷氣前 洗濾網外多做1動作電費明顯有差 台電教你慳電

+4

【本文獲「中關村在線」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