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偉雄解讀珠繡《百鶴圖》|名家說名作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三樓「臻品廳」裏,匯聚了多位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匠心巨作。
其中一件長達9.4米、由12幅珠繡作品拼接而成的珠繡屏風《百鶴圖》頗為矚目。這幅屏風遠看恢宏大氣、氣勢磅礴,近觀工藝精湛、流光溢彩,傳遞著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學理想。2023年4月,該作品曾在廣州松園賓館展示。
日前,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了該珠繡屏風的作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珠繡代表性傳承人黃偉雄,聽他講述了關於這件珠繡屏風的故事。

黃偉雄。(羊城晚報)

用玻璃珠繡出百隻仙鶴

「珠繡屏風《百鶴圖》的『原型』是明朝畫家邊景昭的名畫《百鶴圖》,選用了成千上萬顆像白砂糖顆粒般最細小的玻璃珠,一珠一線純手工製作而成。」黃偉雄介紹。

整件作品使用了不同色彩的珠料搭配,令上百隻姿態各異的仙鶴躍然於畫布之上,活靈活現,熠熠生輝,用珠繡獨特的藝術語言充分體現出材質的肌理之美。

珠繡屏風《百鶴圖》。(羊城晚報)

黃偉雄說,明代畫家邊景昭的《百鶴圖》一直是他心中至愛。原作為一幅高約45厘米的工筆重彩長卷,成群的仙鶴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整個畫面筆墨精練、色調明快。

黃偉雄將原作進行放大、剪裁、再創作,重新描繪出原畫中最生動、最具代表性的畫面與情節。他使用排列、疊加、交叉、抽空等珠繡技巧,交替運用多種針法,利用細膩的針法和深淺得當的用色使百鶴形神兼備。

珠繡畫《百鶴圖》用時三年,終於在2012年完成,拼接成九米二的屏風後,製成了當時中國刺繡界規格最大的一件作品。

黃偉雄告訴記者,創作作品通常講究「凡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這件作品以「仙鶴」和「古松」為主題,是延年益壽的象征,寓意著祖國欣欣向榮、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珠繡屏風《百鶴圖》局部。(羊城晚報)

從實用裝飾發展成藝術觀賞

珠繡是潮汕地區傳統民間手工藝之一,然而極具藝術觀賞性的「珠繡畫」並不是自古就有的。

珠繡已被廣泛運用於服裝和日用品上。而黃偉雄一直在思考,自己的珠繡技藝如何發展才能更上一層樓:「珠繡除了實用,是否有發展為藝術作品的可能?」為了充分發揮珠繡的實用性,他積極探索、推動非遺擁抱市場、回歸生活,開始嘗試以珠繡「作畫」。

他先從「梅蘭菊竹」入手,採用中國畫的工筆手法,並對珠料的規格大小、色彩搭配多次對比選擇,對針法技巧的運用進行反覆斟酌。他利用五光十色的珠料的巧妙排布,竟做出了流光溢彩的立體珠繡畫,效果奇妙。

「珠繡畫的色彩搭配是難點。普通刺繡使用的絲線可以隨心所欲地染色,色彩極為豐富,但珠料卻都是成品,只能靠人眼挑選,所以尋找到合適的顏色最不易。

此外,在近距離繡製過程中,作品的色彩也很難被準確把握,我常常花了十天半個月繡好一部分後,遠距離觀看又會覺得色彩不好,必須拆了重做,所以整個創作就是一個如此反覆的過程。」黃偉雄說。

經過反覆打磨、嘗試,黃偉雄終於將珠繡工藝從單純的實用裝飾用途發展成了純藝術觀賞的珠繡畫,並在2006年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

珠繡屏風《百鶴圖》局部。(羊城晚報)

如今珠繡屏風《百鶴圖》在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非遺館裏展示,黃偉雄深感榮幸。

他說:「珠繡比其他刺繡相對小眾,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平台,讓更多人了解、認識、熱愛珠繡,我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非遺館的建成將使非遺進一步貼近百姓生活,讓廣大市民在此共賞非遺之美。」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