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定位仍尷尬  「忠粉」不乏蟹貨削股價活力|鄭昆侖

撰文:鄭昆侖
出版:更新:

連升幾週之後,港股大市出現調整。出現調整是否壞事?至少,沽壓過後可以判斷哪一些股份(或行業版塊)比較上跑贏、哪一些比較上跑輸。就舉領展(0823)為例,市價由5月17日的36.45港元回落至5月24日的33.20港元水平。對比4月23日(中國財政部發聲明支持央行加大買賣債券金額當日)的32.95港元收市價,領展在今浪幾乎沒有升過。同期,具深圳市政府背景的萬科(2202)的股價則由3.79港元上升至6.23港元。

幾日之前,筆者跟身邊有朋友談論到中國內地的樓市支援政策能否幫到本地樓市,而筆者當時的想法是鑑於強港元以及高利息環境,港樓市未必太能受惠內地政策。再者,不少本地銀行自從今年年初起計已收緊按揭貸款批核,因此就算買家願意付大約4厘息借錢去買樓也未必容易。另一方面,是次中國當局的樓市政策似乎是傾斜於協助央企以及地方政府以「折讓價(保障房的合理價應該明顯低於私樓價格)」向民企地產商買入仍未出售的商品房,因此要惠及到一般中產是需要時間。至於內地中產感受到財富回升而到香港「掃樓」,恐怕不容易。

2021至2022年「領跌股」阿里巴巴:現時定位仍尷尬

另一隻可能會跑輸的股份可能是早在2021年7月11日被筆者評為「領跌股」的阿里巴巴(9988)。在《滴滴螞蟻警世作用 阿里早已無運行 呢類企業悶聲發大財》一文,筆者當日已指出阿里巴巴早在2020年11月3日(當日收市價: 299.8港元)見頂,直至2021年7月9日幾乎可以說股價有反彈但沒有升浪(2021年7月9日收市價: 195.5港元)。由於其他大型科網股包括騰訊(0700)、小米(1810)幾乎一致在2021年2月中才見頂,因此可以說阿里巴巴的基本面因素特別的差而淪為領跌股。

在2024年5月24日,阿里巴巴的收市價僅為78.15港元,亦較2021年7月9日累跌60%。2021年7月9日至2024年5月24日期間,騰訊從522.7港元跌至377.0港元水平,僅累跌28%。

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視覺中國)

不是說騰訊的經營情況是十分之好,但似乎是阿里巴巴的狀況令人有所顧忌。阿里巴巴的盈利中心主要是「天貓」和「淘寶」等中國網上購物平台。淘寶平台的定位是平價消費者,只不過論到「鬥平」近年不及「內捲贏家」拼多多(PDD)。再者,不少年青買家的習慣是透過短視頻所連結的購物平台買東西,這亦削弱了淘寶的競爭力。至於尋求具備一定產品質素的中檔次消費者(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他們偏向於使用京東(9618)的平台多於天貓。

值得留意,近期人氣不俗的小米(1810)以及美資零售商Wal-Mart旗下的中國業務Sam's Club,其合作伙伴也是京東。

至於阿里巴巴的雲(包括AI雲)業務,亦面對AI晶片供應等問題。毫無疑問,談到Generative AI以至近日多人談論到的AI個人電腦(Microsoft的Copilot+ PC)等概念,全球投資者也未必會選到阿里巴巴。

不是說其他中資科技股份沒有風險、也不是說阿里巴巴不會隨市反彈,只不過是即使「睇少一隻股票」亦似乎無傷大雅。再者,坊間不乏阿里巴巴的「忠粉」而且100港元樓上不乏「蟹貨」,這種格局未必會為股價帶來太多活力。

【財經專欄】「侖」理講價.鄭昆侖|善恆證券策略師

作者介紹:筆者 Albert (分析員的告白 / Albert Analyst)為特許財務分析師﹙CFA﹚,從事投資行業十多年,包括買方研究分析、獨立股評分析等工作。Albert的投資(投機)理念是尋找鮮為人知的宏觀以至行業趨勢,在人群未湧入前買入「優質資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