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 MASK│K Kwong率先驗 洗一次過濾效果跌兩成:只用一次就得

撰文:李穎霖 陳潤南
出版:更新:

政府年初斥資8億元研發可重用口罩,最終特首林鄭月娥於周一(4日)宣布,向市民派發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研發的「銅芯抗疫口罩」。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稱,銅芯口罩濾芯經過60次清洗後,它的效能只會有輕微降低。
香港大學化學系博士鄺士山(K Kwong)委託實驗室,對2個銅芯口罩進行初步 0.3㎛過濾率測試,K Kwong發現清洗一次後,有口罩的過濾效果下跌兩成。
K Kwong 2月與本地工程公司合作研發可重用口罩「HK Mask」早前亦曾批評銅芯口罩有設計缺陷。創新及科技局回覆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的化驗結果清晰顯示口罩符合美國ASTM F2100 一級標準,稱K Kwong的測試並非以該標準進行。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認胡金蓮認為,雖然兩個結果不能直接比較,但K.Kwong的測試有代表性,相關機構及部門應向市民提供更多口罩數據,以悉疑慮。

【更新:胡金蓮教授訪問補充(16:57)】

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研發的「銅芯抗疫口罩」有6層構造,政府宣稱口罩在顆粒過濾效率(PFE)、細菌過濾效率(BFE)及合成血液穿透阻力方面,符合ASTM F2100一級標準。(資料圖片/曾梓洋攝)

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研發的「銅芯抗疫口罩」有6層構造,分別是首、尾層的棉布,以及4層濾芯。政府宣稱口罩外層針織布以氧化銅混合棉製造,其中一層濾芯亦含銅,以達防菌作用,又指口罩在顆粒過濾效率(PFE)、細菌過濾效率(BFE)及合成血液穿透阻力方面,符合ASTM F2100一級標準。

政府稱清洗60次功效開始減退

政府在「銅芯抗疫口罩」官方網站,上載三份由台灣「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對口罩作出的測驗報告,研究所分別對5個清洗前、清洗40次,及清洗60次後的口罩作出測驗,包括以ASTM F2100-2019 9.3、ASTM F2299-2017標準,作出0.1㎛過濾率測試。

報告指出,清洗前的口罩,其PFE平均為95.87%。清洗40次後,口罩PFE平均值輕微下跌至95.87%;而清洗60次,PFE平均值亦指下跌至94.75%。政府提醒,清洗60次後,口罩功效或會開始減退,需更換濾芯。

政府在「銅芯抗疫口罩」官方網站上載的測驗報告指出,在(ASTM)F2100 一級標準湔試下,清洗60次後的口罩PFE平均值仍有94.75%。(CU Mask網頁)

香港大學化學系博士鄺士山(K Kwong)委託實驗室,對2個銅芯口罩進行測試。K Kwong指,口罩四層濾芯的首、尾層為不織布,中間兩層分別為溶噴布,以及密度較高、呈淡橙色的不織布。他表示,曾用顯微鏡觀察淡橙色不織布,發現上方有銅纖維:「唔多,大約50條入面先有一條。」實驗暫未清楚見到口罩上的銅是普通氧化物,還是納米結構,但他補充若人體吸入納米銅,有機會導致肺積水或纖維化。

口罩四層濾芯的首、尾層為不織布,中間兩層分別為溶噴布,以及密度較高、含銅纖維的橙色不織布。(李穎霖攝)

2個接受測試的銅芯口罩,一個為已開封約兩日,曾被記者戴上、拍攝,並清洗過一次的口罩,而另一個則未開封。實驗室對兩個口罩進行MPPS 0.3㎛過濾率測試,K Kwong 解釋,0.3㎛尺寸的粒子較難捕捉,而3M N95口罩及醫療機構常用的HEPA濾網亦用此標準作測試。流感病毒病毒直徑約為 0.08–0.12 微米[3] 、SARS 病毒直徑平均為 0.078 微米[4],至於中東呼吸系統症候群冠狀病毒 (MERS) 則約為 0.15–0.32 微米[5]。

實驗室對口罩進行MPPS 0.3㎛過濾率測試。(K Kwong提供)

K Kwong:清洗後過濾率下跌至約75%

實驗結果顯示,開封兩日的銅芯口罩過濾率只有約73%,而未開封口罩的表現較理想,過濾率有96.5%。K Kwong 指,後來按照政府的指引,將過濾率96.5%的口罩用冷水、肥皂清洗,並以冷風風乾約大半小時,再次進行MPPS 0.3㎛過濾率測試,結果過濾率下跌至約75%,急跌兩成,在實驗中的表現未如政府發表的報告。

K Kwong認為重用銅芯口罩沒有防疫用途,「只用一次就得」,又指4層濾芯為用針線縫合,令濾芯出現多個針孔,以至漏氣,會影響過濾率。他又指,曾分別測試口罩針織布層、濾芯含銅不織布及溶噴布的過濾率,認為口罩的過濾效果主要來自濾芯的溶噴布,而清洗口罩會令溶噴布上的靜電減少,使過濾效果降低。

對於測試結果,創新及科技局回覆指,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為國際認可、能進行ASTM F2100標準驗證的機構,故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委託該研究所為「銅芯抗疫口罩+™」進行驗證。測試結果清晰顯示,「銅芯抗疫口罩+™」符合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F2100 一級標準。發言人稱,K Kwong委託實驗室進行的測試,似乎並非因應ASTM F2100標準而進行的測試。

兩測試難直接比較 洗後過濾效率降低值得留意

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認胡金蓮認為,K.Kwong的測試有代表性,她認為相關機構及部門應向市民提供更多口罩數據解釋。她表示,由於0.1㎛是比0.3㎛更細,因此如果清洗後0.3㎛的測試顯示過濾效率更低,理論上在0.1㎛測試數據上亦會有相同趨勢。但實際上,由於0.1㎛及0.3㎛的過濾方法測試由機器、材料等都不一樣,因此不能以K.Kwong的0.3㎛測試推翻HKRITA的結果。

然而,胡認為0.3㎛是多個過濾用具標準的要求,包括NIOSH,FDA,KN95,N95的標準,因此K.Kwong的測試如果顯示清洗後效率有降低,是一個值得各界留意的信號。她表示送檢的口罩,及以大量生產的口罩質量可以有出入,因此各界提出問題是合理。市民、媒體、學界有權向HKRITA要求提供更多數據,尤其是CU Mask經清洗後的過濾數據。

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口罩的0.1㎛過濾率測試結果為95%以上的話,已達ASTM Level 1標準的PFE要求,認為使用0.1㎛過濾率測試會較理想:「新型冠狀病毒的大小約為0.1㎛,0.3㎛(測試標準)會差一點。」他認為,銅芯口罩一定是經核實,才會有得到有關認證。

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測驗結果的差異或與口罩品質控制有關,建議提供更多口罩予不同機構作測試。(資料圖片)

對於K Kwong作出的MPPS 0.3㎛過濾率測試結果,曾祈殷認為或與品質控制有關。「我不會說口罩不達標,有機會是交往進行認證的口罩質素沒問題,但接下來生產時品質有差異,或是K Kwong拿到的是有瑕疵的口罩。」他建議可將更多口罩交予不同機構進行測試,以驗證口罩品質,以及政府提到的以銅抗菌技術,是否對新冠病毒有效。

口罩購買攻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