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比利時連環爆炸】施襲者背景趨多元 反恐須從社區著手

撰文:許楨
出版:更新:
施襲者背景日見複雜,犯案動機趨於多元……開展「社區反恐」行動,相關措施是否有效應對「新恐怖主義」眼前尚難論定,但發動民眾制止慘劇持續發生和升級的方向,應該值得法國、比利時等歐陸國家參考。
許楨
比利時軍方出動協助戍衛布魯塞爾重要路口。(Getty Images)

歐盟總部所在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有恐怖份子以行李炸彈攻擊機場,造成逾30人罹難,百計受傷。及至執筆之際,只能確認3項訊息,有助理解該次恐襲過程與背景。

其一,布魯塞爾警方公開機場閉路電視攝得疑犯照片;根據接載3人及藏有炸彈行李之的士司機供詞,相關部門在城北一移民區搜獲伊斯蘭國旗幟、爆炸裝置,以及化學品

其次,有支持伊斯蘭國的組織,在網上宣稱策劃是次行動,以報復比利時介入「敘利亞——伊拉克」內戰,參與美國為首的北約空襲;並聲稱,將發動更多恐襲,向參與同類軍事行動的西方國家宣戰。

最後,無論是眼前警方、情報部門的初步調查結果,還是與伊斯蘭國相關組織的聲明,都尚未證實布魯塞爾遇襲,與去年冬巴黎恐襲主謀被捕,比利時政府早前展開大規模搜索及反恐行動,有否關連

2014年底澳洲悉尼瑞士蓮咖啡廳恐襲者穆尼(Man Haron Monis)(Getty Images)

新型恐怖主義 防不勝防 一時難以反制

不管調查結果如何,面對防不勝防,要追本溯源亦屬不易的「新型恐怖主義」,西方國家除繃緊神經,一時之間亦難以找到立竿見影的反制之法。而在月前敘利亞和談初見成果之後,普京已下令撤回駐當地俄軍主力,其背後或許有經費緊張、臨時整補、見好即收、避免與各方矛盾激化等考慮。無論如何,在中東的美國和歐洲部隊,不只面臨更沉重的軍事和外交壓力,其國內的防務和反恐工作,都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事實上,以2014年底澳洲悉尼瑞士蓮咖啡廳恐襲為起點,過去一年多以來,從大洋洲到北美,再回到歐陸的幾起同類事件,都反映施襲者背景日見複雜,犯案動機趨於多元的狀況。因此,無論西方各國將如何提高情報資源,都不見得能明顯降低遇襲次數與傷亡人數。

在悉尼施襲的穆尼(Man Haron Monis)於2008年被澳洲警方列入監視名單,後又被排除在外。而其本人並不具備典型施襲者的特性——年長、來自非戰亂地區(伊朗)、沒有長期參與激進組織或軍事訓練的紀錄。

德州達拉斯Curtis Culwell Center恐襲案現場(Getty Images )

「社區反恐」成效難定 發動民眾制止值得參考去年5月4日,發生在德州達拉斯的Curtis Culwell Center恐襲,更由伊斯蘭國透過網絡接觸美國人Elton Simpson和Nadir Soofi,槍擊以舉辦漫畫比賽「嘲諷先知」者。Simpson與Soofi分別30及34歲,同為亞利桑那鳳凰城人,而前者曾因涉嫌參與恐怖主義活動,而為美國警方調查。由於針對歐美的恐襲向社區滲透,施襲者背景複雜、來源眾多,即便曾被調查,亦因個案太多而無法有效避免。慮乎此,英語民族國家,如美、英、澳洲等,已於2013年4月15日波士頓馬拉松遇襲後,開展「社區反恐」行動;相關措施是否有效應對「新恐怖主義」眼前尚難論定,但發動民眾制止慘劇持續發生和升級的方向,應該值得法國、比利時等歐陸國家參考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