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墊上的態度 看出你的性格

撰文:Yogie
出版:更新:

如果我說,在瑜伽課堂中,看你在瑜伽墊上的態度,就可以知道你的性格和思想,你會相信嗎?會否覺得很神奇?
其實這只是反映瑜伽練身,也練心。

攝於最近一次戶外瑜伽慈善課。(作者提供圖片)

上一篇文章的結尾,寫着「就像我們的瑜伽練習般,不單止訓練身體的彈性,更重要的是思想上變得更具彈性。」有讀者對此感到好奇,因為在很多人的認知裏,瑜伽等於拉筋,又或者與體操相若,對他們來說只是局限於身體的鍛練,但其實瑜伽練習並不止於此。

「瑜伽」 (yoga)一詞在梵文的意思是(union)合一。宏觀來說,就是個人與宇宙萬物合一。但好像儒家經典《禮記》的《大學》篇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是先從自身出發。所以瑜伽所指的合一,也就是修練者要身心靈合一,言行思想一致。

不論體位法練習、呼吸練習,還是冥想練習等,如此種種瑜伽的修練,都是希望我們可以通過練習,將身心回到當下,然後內觀,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思想 。這才是真正的瑜伽練習,否則只是一場沒有靈魂的耍雜技表演。

回顧我最初接觸瑜伽時,跟大部分初學者一樣, 當然分不清各個式子,也對自己身體並不認識,未知原來有這麼多從前未有留意過的肌肉,所以在課堂上只知盡量跟着老師的指示,根本沒有空間談什麼內觀。到後來逐漸掌握到如何控制不同的身體部分,就開始覺得課堂的內容重重覆覆,會不時周圍望其他的同學,然後作出比較,如果別人的身體較柔軟,我會對自己失望,然後努力拉扯,另一邊廂,如果發現自己是全班最有耐力,又會沾沾自喜。 直至有一次,導師叫我們將視線專注在某一點,不要到處張望,我立即不知如何是好,覺得時間很難過。我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如此欠缺耐性,也發現原來我一直只懂往外求,被周圍的人和事帶着走,不懂得與自己溝通,沒有了解自己的內在需要和感覺。通過多次在瑜伽墊上的反思,我發現日常生活的我也是這樣──只懂跟隨社會的標準,滿足別人的期望,忽略自己的感覺。這是我在瑜伽墊上逐步與自己溝通的開始。

你也可以問問自己:在導師指示做高難度動作時,你會有什麼反應?你會否立即覺得無可能,然後未試過便放棄?還是你會「好勝GiGi」上身,沒有理會自己身體的極限,盲目地強行拉扯?又還是你可以放開固有想法和期望,只是專注當刻, 聆聽自己的身體,放膽一試,然後透過持續練習,讓各種可能性發生在你身上? 所以你在瑜伽墊上的態度,可以反映出你的性格──心急?懶惰?好勝?自大?緊張?⋯⋯等等。

通過持續的瑜伽練習,你會對自己更加了解,然後可能你會想作出改變。例如在做同一個高難度動作時,你會嘗試放鬆:提醒自己要呼吸、不要咬緊牙骹、放鬆眉心,抱著「盡力一試,但不求結果」的心態。又或者在一些伸展動作停留時,你會嘗試保持耐性,學習接受這些拉扯的感覺,透過呼吸減輕痛楚,明白一切最終都會過去。隨著練習日子漸久,你會慢慢發現,你甚至會嘗試將在瑜伽練習學習到的態度,帶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工作壓力大得快抖不過氣時,提醒自己呼吸、放鬆。在生活不如意時,想起那些筋肉拉扯的痛感,知道也是會過去的,只是繼續呼吸、繼續做好本份就好。真正的瑜伽練習就是這麼一回事,可以改變你的身心。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