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根治「港式足球」 足總青訓需落地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近日,港超球會R&F富力波蘭籍教練馬里科表示,由於球隊尚未適應「港式足球」,故屢屢招敗。此說令球迷啼笑皆非,因為富力的班主在今季投入一千多萬班費,引入多名高質素外援,卻在多場比賽不敵中下游球會,球隊教練實在難辭其咎。

港超球隊r&f富力波蘭籍教練馬里科。


但值得留意的是,香港足球踢法單調、戰術落後並非虛言,他在訪問中指出,香港足球一味長傳、斬中、射門,這說法過去也曾出自本地名宿之口。觀乎港聯各支球隊的踢法,除了傑志、去季的東方龍獅以外,就少有球會能夠控球在腳、發動地面進攻,香港足球與現代足球的理念似乎仍相距甚遠。若然不正視這個問題,從青訓計劃開始提升香港球員的現代足球意識,香港足球的水平難望提升。

戰術單調落後 長傳、斬中、射門

除了體能、身形等問題外,港超球隊踢法單調、水準低落,也源於香港球員的足球意識落後。過去香港足球代表隊教練、乃至短暫加盟南華的前英超球員畢特都曾言,香港球員擁有不錯的個人技術,但欠缺現代足球戰術意識。例如當年畢特曾批評當時南華的前、中、後場球員距離過遠,以致難以組織攻勢。金判坤則指出港超球隊不重視傳球,並鼓勵年青球員盡早習慣多傳球的踢法,達致現代足球每場傳球700-800球的指標。

「港式足球」的流弊除了令港超無甚可觀外,也令香港代表隊的表現欠佳。無可否認,在加入入籍兵後,港隊的表現有所提升,惟大部分入籍球員本就非一流球員,加上港超長傳急攻的戰術已深植球員心中。港隊球員一旦面對控球、組織能力較強的球隊,即顯得無從入手,難以掌控大局。在今年亞洲盃外圍賽對賽黎巴嫩、朝鮮時,港隊進攻、控球在腳的機會只寥寥無幾。在對朝鮮一仗,港隊更需刻意畫細球場便利防守。近年就算面對弱旅,港隊也只能靠入籍球員的身形、速度取得入球。

足總空有理念 足球哲學難落地

正如前述,港隊在國際賽表現不濟,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港超聯的戰術單調,未能與世界足球接軌。事實上,足總聘請足球教練足達勇輔出任青訓總監,以及聘請了巴塞隆拿足球學校主教練沙維任教香港青年軍,似乎就是希望日本和西班牙的地面進攻模式植根香港,提升球員的現代足球意識。然而,面對種種障礙,青訓的效果難彰。

過去,港足青訓的障礙主要有二:其一,由於場地不足,青年球員在18歲前接受一萬小時訓練的目標淪為空話。其二,是足總青訓計劃未能落地。現時香港的青訓體系分為代表隊、球會兩個層次。足總固然可以控制代表隊訓練的質量,但是對於球會青訓,足總除了提出梯隊數目、訓練時數的指引外,基本上就不聞不問。香港青年軍教練沙維在接受《香港01》訪問時就曾指出「我可以確保梯隊成員的訓練時數和強度有巴塞足球學校的七成,但他們在梯隊外的訓練便是另一回事了」,現時香港青年軍每周操練約兩節,球員其他時間就只靠球會訓練。

過去,球會青訓的時數不足,源於場地不足。隨着將軍澳訓練中心計劃於明年啟用,足球場不足的硬件問題得到改善後,足總需進一步改革青訓的軟件問題,讓足總青訓總監的足球理念落實於球會青訓計劃。

在沙維(左)接手後,港梯隊的強度上升了,但青年聯賽依舊十分強弱懸殊。

統整青訓課程 落實統一教案

可供香港參考的是日本青訓體系,不少亞洲人對日本足球奉若圭臬,卻未有深究日本的青訓制度。國內知名體育節目主持顏強曾在節目中指出,日本在八十年代起,體育學院已經和教練合寫教案,後來日本更邀請國際足球專家制訂訓練教案,球會、地區、校隊教練也樂於參考,由是形成日本獨有的足球風格,助日本進軍世界盃。誠然,足總過去也曾推出相關教案,但足總的足球理念似乎仍難下達。足總既然一直有注資地區球會的青訓,為保成本效益,就不應對此撒手不管;除了注資以外,足總亦可以委任資歷較高、認識足總足球理念的教練協助球會青訓,以保青年球員可接受系統的訓練,接收現代足球意識。

固然,各球隊足主、教練的態度亦至關重要。近年來重視青訓的球會愈來愈多,但是若然繼續讓中前場位置全由外援球員壟斷,戰術上也依賴外援球員,實難讓年青球員於青訓所學付諸實踐。須知,日、韓足運當日取得成功的主因之一,就是國內持份者以國家的足球總體目標為先,以球隊的利益為次;若然球會只顧自利,香港足球的水平實在難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