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港府漠視社會不公 成為最自由經濟體又如何?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美國傳統基金會(下稱基金會)連續24年評香港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今年香港的得分為90.2分,是自回歸以來最高,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對此反應正面。但是我們須問,香港成為最自由經濟體於市民又有何益?香港的房價水漲船高,遠遠拋離市民的負擔能力,勞工保障又乏善足陳,政府理應引以為恥,絕不能因外國機構的一些「讚美」就沾沾自喜,忘記民生疾苦。

特首林鄭月娥(右)歡迎傳統基金會連續二十四年評選香港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政府新聞處)

港府高官雙重標準  問題意識薄弱

美國傳統基金會發表2018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以100分為滿分,香港獲90.2分,較去年高0.4分,比全球平均61.1分為高,香港在12項評估其中8項取得90分或以上。而在「財政健康」、「營商自由」、「貿易自由」和「金融自由」得分全球最高。報告還讚揚香港經濟具韌力、司法制度優質、監管制度高效等等。

香港獲評為最自由經濟體本不足為奇,市民也少予理會。但奇怪的是,政府竟然對此高調回應,陳茂波其後回應指,會致力維護香港法治和司法獨立、簡單稅制等優勢,也會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林鄭月娥更親自在禮賓府接過這份報告,日前在北京的一帶一路論壇中回應說,香港需要鞏固競爭力,並要以「一國兩制」為根,貢獻國家與香港未來發展。兩名港府高官紛紛對報告所提及的「最自由」感到興奮、雀躍。

陳茂波指,很高興香港再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表明香港受國際肯定。(資料圖片)

事實上,正當高官就排名揚揚得意的同時,基金會對香港也作出批評。報告關注內地對香港的政治干預,又指終院的權力受限於中央保留釋法權。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曾就報告回應說,基金會對釋法有一些誤解的地方,他又認為外國人未必瞭解香港的實情。固然基金會囿於政治意識形態,對香港政治實況難有充分了解。但是政府一方面對於經濟自由主對照單全收,另一方面又對政治自由主義全盤推翻,實在難以讓人信服。如果港府認為基金會不了解香港政治的話,那麼又憑何肯定基金會對香港經濟有充份理解?

張建宗。(資料圖片)

港府無視自由經濟體帶來社會不公

政府絕不能忽視自由放任經濟體帶來的禍害。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嚴重,屢屢登上全球之首,官員理應靜思己過,找出問題所在。

須知香港在基金會的調查中獲得高分不一定是好事,例如在「勞工自由」一項獲得不錯的評分,對市民來說在在是一個噩耗。「勞工自由」的計算細項包括對工時的規管是嚴謹程度、最低工資佔員工的生產力多少、遣散過剩勞工限制的多少。簡而言之,就是要在細項中取得愈少分數,就會有愈前的排名,變相鼓勵政府不要推行保障勞工的政策,完全不干預勞工市場的運作。

羅致光指會爭取增加勞工處人手加強職安健的執法、宣傳及培訓工作。(資料圖片)

由此觀之,工人的權益落後,是香港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原因之一,政府在最高工時立法無所作為,最低工資的水平甚至落後韓國,勞工集體談判權也遲遲未獲恢復,這也許就是基金會稱香港勞工法沒有為資方帶來太大壓力的原因。政府對資方的放任,在在令香港的勞工飽受剝削。生活成本高企,更加為港人百上加斤。尤有甚者,政府為了節省成本,也成為剝削勞工的一分子,房署近日就因為海麗邨外判工事件而受盡千夫所指。

這些種種擁護市場自由的做法,加劇了香港貧富懸殊的情況。政府看在眼內,卻不肯承認問題的存在,反倒擺了個「要為經濟能如此自由地發展」的姿態而感恩和喝彩,在喝彩聲中,民生就首當其衝淪為最壯烈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