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研究.二】香港醫療體系問題深 資金人手皆缺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香港的醫療系統受英制影響,一直由公營主導。官方的醫療政策原則為「不容有市民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的醫療服務」,確保所有香港人不輪貧富,皆有得到醫療服務的機會。表面看來,香港的醫療系統完善,無足掛慮,但實際上積壓着不少問題。

公立醫院輪候時間愈來愈長,市民憂慮小病變大病;入住私院則擔心醫療費令儲蓄一鋪清袋。(資料圖片)

公營醫療主導 公共財務負擔重

公營醫療的最大問題是支出龐大,對公共財政造成很大負擔,難以一直維持下去。英國1990年代的醫療改革就出於NHS的負擔過重,可算是香港的前車之鑑。2016至17年度,香港政府的醫療衛生經常開支達570億,佔政府經常開支的16.5%;而2017至2018年度醫療開支預算更達619億,佔政府經常開支的17%。若以醫療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為準,相關數字也是持續上升︰1990至91年度為3.6%,到2013至14年度已增至5.7%。長此下去,政府勢必要扣減其他公共財政支出,影響其他公營事業和服務。

另外,政府公共收入不穩定,其中又以賣地收入的波幅尤大,也是一個潛在問題。雖然政府在個別年份政府有財政盈餘,但卻無法確保盈餘;醫療開支是固定的長期開支,政府理財偏向審慎,自然不願大幅增加醫療開支。

雖然以公費建立的龐大醫療保障系統最能保障大眾權益,但醫療開支極為龐大,全數以公費覆蓋,必然對公共財政造成極大壓力。不少外地經驗證明,醫療開支之鉅很容易遠超預期,致使原訂的融資方案無法支付。故此,我們考慮醫療保障的改革時,必須先釐清醫療融資的問題,才能訂立一套持久的制度。

醫護人手不足 致輪候時間過長

除了醫療費用不斷上漲外,香港醫療體系的另一大問題是整體的醫護人員不足。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數字,全港現有註冊醫生14,013人,以香港人口計算,即每1000人中有1.91名醫生,比其他先進國家要低(英國2.8、美國2.5、日本2.3、德國4.2)。而護理人員方面,香港現有註冊護士52,389、助產士4,540人,即每1000人中有7.76名,同樣低於先進國家(美國9.89、德國13.48、日本10.80)。據官方數據,在2016至17年度,醫管局尚缺300名醫生及600名護士。更甚者,基於培訓人才需時,即便公營醫療系統有經濟能力聘用更多人手,也不能輕易擴充醫療體系,增強服務。

醫護人員不足的結果是醫療服務輪候時間增長,尤其是公營醫療系統:

社會普遍認為私營醫療仍有能力接收更多的病人,只要做好協調工作,便可大減公營醫療的負擔。某些數據經常指醫管局聘用的醫生只佔全香港醫生總數四成,但卻要服務較多病人,是以供不應求,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讓私營系統接收更多病人。無疑,公私營醫療體系之間的確要改善協調,不過,我們正面對的醫療系統問題並非這麼簡單,私營醫療院所的接收能力也不應被高估。

事實上,公私營醫療體系的服務性質有很大差距。一般門診服務,由於價格相對低廉,市民自然願意光顧比較快捷的私營醫療院所;但住院價格高昂,只有極少部分有經濟能力的市民才會選擇到私營醫療院所。根據2008年政府諮詢文件數據,有近70%的門診服務是由私營醫療院所提供,但卻有超過90%(以住院日子計算)的住院服務是由公營院所提供。

醫護人手荒愈來愈嚴重,香港未來的醫療發展何去何從?(資料圖片)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在公營醫療系統與私營醫療院所工作的醫生人數相若,前者約佔總體的47%、後者約49%,另有4%於半公營機構(學術單位或資助單位)工作。而護士方面,則有大約74%的護士在公營醫療系統(政府和醫管局)工作、18%的護士於私營醫療、另有8%為半公營機構(學術單位或資助單位),這是因為私營以門診等基礎醫療為主,公營則主要提供住院服務,自然需要更多護士。若以住院服務而言,公私營的效率似乎未有太大差別。公營醫療系統提供的病床約佔整體的87.4%,據此提供了接近90%的住院服務,換言之,私營醫療的病床數與其提供的住院服務在比例上與公營接近(12.6%的病床與10%的住院服務)。近年流感高峰期時,私人醫院亦經常出現「逼爆」情況,可見私營醫療的接收能力其實也有限。

公私營系統欠協調 市民選擇欠彈性

香港醫療體系的另一大問題,在於公私營之間欠缺協調機制。病人紀錄在公私營醫療系統之間並不流通,妨礙病人於公私營醫療之間,又或是不同的私人醫療機構之間流轉。這種公私營醫療間的隔閡,往往令病人無法根據病情實際發展的需要而選擇合適自己的醫療服務,對長期病患者而言甚為不便。

此外,香港市民要享用公共財政對醫療費用的補助,主要靠使用醫管局(或衛生署)轄下公營院所的服務。香港的醫療補助還未落實「錢跟病人走」的理念,病人一旦不使用公營院所的服務,便無法受到補助,普羅大眾自然傾向留在公營醫療系統。

近年政府有感於公私營醫療系統之間的隔閡,推出一些緩解政策。例如於2009年開始推出「長者醫療券」,長者可以以醫療券代付診金,這使公共財政補助能適用於私營醫療。另外自2016年開始,醫管局推出了「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原為「醫療病歷互聯試驗計劃」),提供一個系統平台,讓公私營醫療院所互通醫療紀錄。這些政策固然能稍稍緩解問題,但始終作用有限,例如長者醫療券數量有限,而且只適用於長者,不夠全面。

基於公營醫療系統負擔愈趨龐大,2008年推出的「公私營醫療協作計劃」冀能紓解問題。(資料圖片)

總結而言,香港的醫療系統可謂面面俱缺,不單只醫療融資問題長期無法解決,而且人手又長期不足,可謂「人財兩空」。培養人手與改革融資制度都是長期改革,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可以解決,必須從長計議。

醫療改革研究系列:

【醫療改革研究.一】醫療融資急須改革 市民欠意識 政府有責

【醫療改革研究.三】醫療融資改革 醫保是否出路?

【醫療改革研究.四】醫療系統的三大分類與各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