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首置資助火上加油 政府須明白民之所欲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最近智庫「香港願景」發表《多方面支援首次置業家庭報告》(下稱:報告),提出三個資助置業計劃,當中包括放寬按揭保險、設立「強積金置業計劃」、推行「首置資助計劃」。報告的建議囿於置業主導的意識形態,難言是治本之道。我們固然不反對民間團體作政策倡議,但是若然未認清問題本質便藥石亂投,就只會治絲益棼。

香港願景計劃建議,政府應協助首次置業家庭,當中包括提供一筆過免償還的20萬元補助。(資料圖片/黃偉倫攝)

居住乃基本權利 政府應提供保障

在此必須強調,市民的住屋權不應受到剝削。《聯合國人權公約》第25條訂明「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當中包括住屋權利。1999年,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更通過「適切居住權」界定,內容包括居住權保障、基本服務與設施、可負擔性、居所適切性、住屋機會、地點和文化共融。

香港失控的市場機制令樓價飇升,遠遠拋離市民的負擔能力,難符合「可負擔性」的要求,也威脅到市民的「住屋機會」。照理說,政府應該推出租金管制、資產增值稅、空置稅,在公營房屋方面,政府應提升供應量,並以平均成本價將居屋出售予市民,放棄市價七成的荒謬訂價方式,讓市民有權選擇可負擔的房屋。以上種種,政府都未有為之,組織就提出置業資助計劃,變相肯定了失控的市場機制。

劉圓圓相信,未來本港息口的方向是向上的,而香港的銀行始終亦會跟上全球加息的步伐。(羅君豪攝)

市民不願接火棒 報告未對症下藥

報告也不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處,舉例來說,報告提出二手市場萎縮。又引用數據,指市民自置物業的比率比十年前為低,又指當中25歲至44歲的組別是「置業輸家」。

須知置業沒有贏輸之分,市民不欲置業的原因眾多,上車困難固然是其中之一,但是也不能忽視市民對樓價下跌的憂慮。事實上,報告也指出,如今的樓價是十年前的3.3倍,但奇怪的是,報告對於置業風險卻隱而不談。觀乎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中心去年公布的調查,有91.9%受訪者認為樓市過高,有77.3%受訪者認為現非買樓的合適時機。由此觀之,有一定部分市民未有置業,實不過是不願意做最後接火棒的人而已。

差估署最新數字顯示,樓價指數接連破頂。(資料圖片)

債務問題嚴重 市民半生為奴

報告也未有正視負債問題,觀乎金管局去年第三季的數據,本港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69.1%,創歷史新高,可見香港家庭負債的問題日趨嚴重。

事實上,就算市民獲得資助繳付首期,也非一馬平川。觀乎經絡按揭轉介研究部的數據,2010年以來選擇三十年按揭還款期的人數大幅增加,由2010年的26.5%上升至2016年的七成,去年的比率輕微下跌,但是仍達六成四。樓價高企,市民愈來愈難負擔,此刻置業的青年就算有能力支付首期,為了還款,也只好放棄理想、志趣,半生淪為樓奴。

更何況,市民不止面對按揭債務負擔,他們還需負擔學債、信用卡等其他債務,萬一有債務尚未歸還,甚至是欠差餉,銀行也有權追回款項。負債問題更加壓抑了整個社會的創造力,令港人變成唯唯諾諾的「打工仔」,難有閒情逸致冒險創業。

退休制度千瘡百孔 強積金不應用於上車

提取強積金買樓,更是危險至極。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千瘡百孔,早已是社會共識。市民提取強積金作首期,只會令退休金更形見絀。固然報告提出的其中一個方案,是要市民就提取的強積金「還款」,但是強積金本不足夠退休之用,在強積金之外,市民還需額外投資、儲蓄,故「還款」方案實不過是「左手交右手」而已。

至於報告中「首置資助計劃」的資金來源,同樣有違常理,該項計劃的出資者竟為房委會。撰寫報告的研究員不可能不知,自1988年起,房委會開始自負盈虧,其公屋的興建量受到居屋的出售量掣肘,2004年,房委會更因為政府決定停建居屋,需出售旗下商場及停車場物業予領匯以維持收支平衡。

政府對於注資房委會一直百般不願,就算曾俊華任內成立了房屋儲備基金,應付長遠房屋策略,至今仍分毫未用,一直收息滾存。但是林鄭月娥去年竟提出公屋封頂,用綠置居取代公屋,以維持房委會收支平衡。如果首置資助真的由房委會出資的話,只會進一步降低公屋供應量,製造社會矛盾。如果政府真的大發善心,打破多年常規,主動注資房委會,那就倒不如要求政府向房委會撥款增建公屋以至興建中產出租公屋,縮短公屋輪候隊伍。

爭取市民住屋權利 壓力團體擔任要角

對於改善香港市民的生活水平、爭取合理的房屋政策,壓力團體、政黨的角色至關重要。可惜,一眾政客往往受到當前置業主導的幌子所障目,未能對症下藥。追本溯源,置業主導政策並非本已有之,在麥理浩年代,政府就曾大量興建公營房屋,及至1988年,政府才推出置業主導政策。回歸以來,市民飽受樓價波動之苦,政府是時候將公私營市場截然分割,保障市民的基本住屋權。

固然,就房屋政策作出結構性的改革,會觸碰地產商的既得利益,但是政府服務的是整體市民,而非個別團體,若然政府繼續事事偏袒權貴,終有一日會被市民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