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車禍檢討】九巴擬裝「瞌眼瞓」警報器 切忌本末倒置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在大埔公路奪命車禍後,九巴着手運用科技加強駕駛安全,較受注目的是監察車長駕駛有否睡意。九巴在四輛巴士試驗監察裝置,如果效果理想,將會推而廣之。這並非新鮮事物,而且有一定成效。然而,車長疲勞駕駛容易導致意外的本因在於底薪低、工時長、人手流失和缺乏新血。管理層切忌本末倒置,以為加設裝置就能解決問題。

九巴服務水平廣受市民關注。(資料圖片)

運用科技加強安全 總體可取 

車禍後,政府成立「香港專營巴士服務獨立檢討委員會」,任務之一是審視現行對專營巴士的監管和監察制度,並向特首建議改善方法,並於今日(5月7日)召開首次聽證會。委員會早前邀請各界發表意見書,幾家專營巴士公司回覆,除了現有方法,現已探索運用科技加強監察行車狀況。其中,九巴要求在巴士安裝電子穩定程式,減少側滑或翻側機會;採用「地理圍欄」(geo-fencing)技術,在特定路段控制巴士車速;安裝車身傾斜警報裝置;調低發出超速警告的界線,到每小時70公里等。城巴及新巴也有相若建議。這些改善措施,方向正確,實行後可望減少事故。

較受注目的措施,是設置「睡意監察系統」,監察車長駕駛期間有否打瞌睡。九巴在本月四輛巴士試驗三個月,透過眼部或臉部辨析,系統會向有睡意或分心的車長,發出警告,喚醒車長。如果效果成功,系統將會推廣至其他巴士。城巴及新巴則在研究。

平情而論,設置監察系統不只針對大埔車禍,也針對一般意外及日常運作。此等系統也相當常見,對象包括各類陸路運輸司機。不論在香港或者其他國家,長時間、長距離駕駛普遍,打瞌睡導致意外也困擾交通當局,各類監察裝置應運而生。部份安裝在車廂,部份安裝在司機耳朵。有些系統還可監察車輛有否異常切線。

巴士車長日常工作不僅要承受疲勞駕駛的挑戰,還面對其他由於人手不足以至巴士公司管理機制及公共運輸政策僵化帶來的壓力。(資料圖片)

人手不足問題未解 疲勞駕駛資方有責

車長工時長,人手不足,既困擾車長又困擾企業。文件提到,輪班要求、工作路線和居所距離遠、家庭壓力、無法享受家庭和生活,也是離職原因。九巴交代截至今年二月底,欠缺280位車長。不過,在工時方面,九巴則引導公眾超時工作不是十分嚴重,在車長工時更份比例劃為「11小時或以下」、「11至12小時」、「12至14小時」等,從而表達出今年一月「只有三成」更數時間過長的結果。須知道,工作11小時已於理不合,因此,工作過量,疲勞駕駛,普遍得很。

巴士公司稱已提升待遇,吸引新血加入,口惠而實不至。員工仍要依賴加班才賺到足夠工資,運輸署早前修訂的《巴士車長工作、休息及用膳時間指引》,一方面降低車長工時及駕駛時間,但仍然容許巴士公司在休息設施不足下,維持14小時的「特別更」崗位。工作條件辛勞,新人不足,若要調整和加強服務,只能不斷壓榨現職司機。車長多次向資方表達長時間值勤,休息不足,精神和體力難以一直維持。早前九巴車長工業行動,正是對資方的反彈。

運輸署助理署長(巴士及鐵路)關翠蘭相信改善待遇後,巴士公司會更容易聘請司機及挽留人才。(黃偉倫攝)

睡意監察系統宜多作交代 別本末倒置

在這格局下,巴士公司執行睡意監察系統,效用不宜誇大。最簡單來說,即使車長打盹後被提醒,完全該次行程後,如果缺乏充足休息,下一程同樣有機會打盹。更重要的是,車長自會擔憂,會否影響評核表現及日後升遷。

三家巴士公司的文件,沒有提及會否收集車長打盹的數據。的確,坊間有產品聲稱,如果警告不滅,控制室會收到訊息。此外,系統會傳送相片或短片作為證據。如果巴士公司購買的系統有此功能,管理層會更容易監測車長執勤狀況。其中,夜更和即將收工的班次最為高危。當車長累積不良記錄,資方自會質問車長。究竟會否不問因由,扣員工工資,警告甚至辭退車長?還是真切了解背後原因,與車長共同解決問題,提升駕駛安全?資方必須交代更多,員工才可安心。

在路上,車長手握百計生命,一秒打盹,足以致命。車長必須有足夠的精神值班,乘客安全沒有退讓空間。香港接連出現大型巴士車禍,巴士公司連番補救,挽回公眾信心,值得肯定。不過,資方需要慎用新安全措施,在期望有效監督車長工作情形之餘,不會增添車長額外壓力,以至輕易把意外的責任推卸給車長。說到底,人手緊絀,作息不足,是駕駛風險的結構性根源,巴士公司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