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LMF怒罵「國際人渣」 狠批美式帝國主義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樂隊LMF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品《大懶堂》,唱盡打工仔心聲,相信不少八、九十後亦不會感到陌生 — — 「想我都好想好似中咗頭獎,有嘢唔洗做,老細又吹我唔漲」。其實,LMF作為一支獨立樂隊,其作品一直有別主流樂壇,當中更涉獵不少本港的政治和社會現況,如《好波!》諷刺本港足球發展裹足不前、《我愛香港》則對香港作為「動感都市」加以批判。儘管有人認為以通俗(或髒話)譜出的作品有欠大體,但其作品的確反映出社會現況,唱出部分港人心聲。不過,雖說LMF為本地樂隊,但作品中亦有涉及他們的國際視野,其中一首代表作就是《國際人渣》。

「有冇諗定坐低傾過就打人屈人有罪」 「西方大國仍舊搵伊拉克買石油」

雖然LMF一向予人「壞孩子」的形象,但在《國際人渣》一曲中,已清楚表現出他們對美國(準確來說是帝國主義)一直「揸槍嚟⋯⋯維持人哋嘅秩序」的不滿。曲中除了提及北約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錯用過時地圖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及冷戰早期CIA資助流亡美國的古巴人入侵古巴未遂後(豬灣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向古巴實施長達半世紀的經濟制裁兩事外,還有提及美國與伊拉克千絲萬縷的關係,值得再補一筆。

雖然美國以伊拉克「擁核」為由發動戰爭,惟事後並未發現任何大殺傷力武器,還間接孕育出極端組織ISIL,乃是眾所周知之事。但箇中小布殊政府的準備戰爭的過程亦有不少「有趣」之處,可反映出《國際人渣》對美國的批判所言甚是。

1961年卡斯特羅(底)指揮豬灣事件(The Bay of Pigs Invasion),擊敗了美國支持的古巴流亡分子。(美聯社)

解密檔案顯示,美國早在阿富汗戰爭開展後,已着手部署和投放資源到伊拉克。早在1992年的美國《國防規劃指引》(Defense Planning Guidance)已明確寫明,「我們試圖促進地區穩定,威懾區內侵犯我們朋友和利益侵略,保護國民和財產,以及保障我們獲得國際空運和貨運海路,和該地區的石油。美國致力於保證以色列的安全⋯⋯」,而美國對中東(特別是伊拉克)的政策,亦圍繞着此目標推演和運作。

更甚是,雖然美國的出兵理由是為伊拉克人民建立新政府、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剷除恐怖分子(主因),但解密檔案已證明上述理據全屬虛構。伍佛維茲(Paul Wolfowitz)(小布殊時期的國防部副部長)曾經認為,「如果它真想幫助和平進程(以巴問題),美國需要加快消滅薩達姆」。然而,儘管CIA已表明「找不到任何證據關於伊拉克的恐怖活動會對美國構成威脅」,而伍佛維茲則以「驚人」的邏輯思維,認為這「僅僅因FBI和CIA未能發現聯繫,並不意味證據不存在」。

美國在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直至2011年單方面宣布戰爭結束,並撤走所有美軍。(Getty Images)

不過,還是小希殊和時任國防部部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說得比較「淺白易懂」。早在9/11恐襲前,拉姆斯菲爾德曾在國務備忘錄中寫道,「如果薩達姆政權被推翻,我們在中東的地位將大大改善⋯⋯提高美國的信譽和影響力」。而在9/11當天下午,拉姆斯菲爾德認為「⋯⋯我們必須處理伊拉克⋯⋯阿富汗那裡沒有足夠的目標」。而小布殊更指示下屬「盡快回去重新審視一切,看看薩達姆是否做到了這一點(意指9/11)。看看他是否以任何方式聯繫⋯⋯調查伊拉克、薩達姆」。

《國際人渣》雖沒有詳述美國過去的侵略情節,但亦留意到西方主流傳媒對美國外交事務的批評避重就輕。儘管上述節錄僅屬伊拉克戰爭歷程的冰山一角,但亦反映小布殊執意剷除薩達姆,是出於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考慮,多過薩達姆為美國帶來的真正威脅,更遑論是毫無證據。2003年,一位CIA情報人員中肯地道出,「寫報告證明是合理化他們的理由,而不是說發生甚麼事情。國防部和副總統辦公室根據他們的意識形態,寫自己的報告」。

2017年9月16日,伊拉克摩蘇爾老城區,居民Nadhira Aziz的姊妹及侄兒在空襲中死亡,她坐在椅子上拒絕離開。年度圖片入圍及一般新聞(故事)冠軍,愛爾蘭攝影師Ivor Prickett受《紐約時報》委託拍攝。(美聯社)
+8

「邊個至係想侵略呢個世界」 「邊個至係想霸曬呢個世界」?

正如近月華府指摘中國以「銳實力」試圖滲透美國,以擴大自身的影響力一樣,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亦打算以「軟實力」來收歸人心,並合理化其入侵動機。五角大樓曾計劃在伊拉克戰爭前,成立「快速應變媒體小組」,作為推翻薩達姆和建立「伊拉克自由媒體」前的「橋樑」。

據2003年的傳媒白皮書稱,「在新伊拉克,建立一個具廣泛代表軍民過渡政府,將須一至二年時間」。美國政府將在一年內建立阿拉伯世界免費媒體的典範,為確保信息得到控制,美國將向伊拉克提供一名「臨時媒體專員」,對「仇恨媒體」(大意是反美信息)進行管制。 

美國前總統小布殊在九一一後採取進取外交政策,在中東先後發起多場戰爭,包括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美聯社)

基本上,美國在伊拉克的政府宣傳都是圍繞着舊政權的暴行,並將美軍描繪成「解放者」,當中的主題包括:「重新啟動石油」、「正義與法治」、「人道主義援助」、「政治犯與暴行訪談」、「薩達姆的宮殿和富裕的生活等」。不過,誠如Joyce Battle所指,世界媒體已難以控制,人們都可在網上查看伊拉克被入侵的實際情況,「被失踪」和酷刑、數以百萬難民流離失所、扭曲的法律制度等,皆超出美國政府的控制範圍和政治宣傳計算外。

當然,正如《國際人渣》所唱:「睇嘢唔係咁簡單,唔係咁一面倒,就算幾大個國家都有佢嘅問題,要放長遠啲眼光客觀啲去睇」。雖然美國作為全球民主運動的主要推手,並成功將其價值觀出口至全世界,但又有多少人留意到其帝國主義的面向?平情而論,西方國家相較全球各個威權政府,更深知如何操作媒體和建構論述框架,令人深信世界警察是為道義而戰,而非國家利益。但在探討國際關係的問題時,到底又有多少人願意批判西方政治宣傳,用同一把尺去看待不同國家的暴行和政治宣傳呢?

參考資料:

Battle, J. (2010). The Iraq War–Part I: The US Prepares for Conflict, 2001.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Electronic Briefing Book No, 326.Battle, J. (2007). Pentagon―Rapid Reaction Media Team‖ for Iraq ‘. The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