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年採石業歷史輝煌 創過百礦場 發展與保育可共存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採石業有近200年歷史,曾經是香港重要經濟支柱,可以自給自足之餘,更能出口至廣東省,甚至美國;但現時香港只剩一個仍然運作的石礦場,將於2022年停止運作,有超過九成用以填海的砂石都依賴進口,政府須開拓新石料來源。最後一個的石礦場何去何從、應如何規劃及保育,值得探討,亦有先例可參考。

五丶六十年代香港採礦業盛極一時,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研究團隊發現香港石礦業有輝煌的歷史,搜羅了不少有關香港在殖民地時期市民在礦場的生活相片和故事,部分資料於「石頭記:石礦的前世今生」中展出,展覽由昨日(7月30日)起至下月10日在中環展城館舉行。

潘新華(右)手持往時用作提醒採石工人將進行爆破工作的銅鑼。(李家偉攝)

「被遺忘」的石礦業將絕跡 砂石供應只靠內地?

香港一直被指缺乏天然資源,但其實不計算石礦場在內,有60個大大小小的礦場,研究團隊更發現,在1842年開埠時,全港的礦場超過一百個。團隊指出,香港古時位於活躍火山帶,出產的花崗岩屬於最優等的一級石材,赤柱的美利樓、中環茶具博物館、終審法院大樓等著名歷史建築物均採用本地出產的花崗岩建成。當時本地出產的花崗岩足以自給自足,更可出口至海外,如廣東省和美國三藩市—研究發現,在1888年落成的廣州石室教堂所用的花崗岩來自香港牛頭角及茶果嶺兩個石礦場;三藩市金融區、現已拆卸的 Parrott Building,為了達致防火功效也採用香港花崗岩,並有香港工人隨船到美國協助興建大樓。石礦業歷史悠久,同時為香港創造不少營商及就業機會,其歷史價值不容小覷。

已遷往紅磡的美利樓,建築石材原來也是來自本地石礦業。(李家偉攝)

事實上,香港只剩一個仍然運作的石礦場,位於屯門藍地,但供應少於本地需求的一成,香港現時多依賴進口砂石。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文件,藍地石礦場將於2022年停止運作,屆時香港石料供應將完全依賴從內地進口。不過,砂石為建築物的原材料,香港建造業在去年使用超過2,500萬噸石料,若完全依賴進口石料,因受較多外圍因素影響,石料的供應和成本存在較大風險,港府須尋求更多石料供應方案。以台灣為例,台灣去年有兩成的砂石供應進口自內地,台灣礦務局汲取2006年的「砂石風暴」的教訓(內地暫停砂石出口),為確保砂石供應穩定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於原本開採河砂政策中,新增開採陸砂的方案,增加砂石開採途徑;採用「採售分離」政策,即以公帑補貼中標的公司採砂,他們只須負責挖砂,再交由政府統一對外發售,以穩定價格,更從而可控制建築成本。

黑白照片攝於1956年,反映早期的石礦業以人手開採岩石。(發展局圖片)
+4

雖然發展局多次提到,港府須要適度維持本地石科供應,故此現正積極策劃開發新的本地石礦場,亦有團體提出興建地下石礦場,但石礦場所需的土地面積較大,現時香港土地需求十分大,用以建屋、發展創科等,要另覓土地開闢新的石礦實在不容易。再者,採石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出於環保的考慮,政府須謹慎考量另闢石礦場的成本會否過大;而且即使有新的石礦場落成,其供應量亦不多,自給自足便幾乎無從談起。有見及此,進口石料為較可行、成本較低的做法,惟政府須新增石料的進口來源。

發展、保育可並存 須活化礦場

隨着藍地石礦場停運在即,其去向亦備受關注。港大研究團隊認為政府可參考外地保育經驗,在規劃時考慮環境保育因素,將石礦場納入保育藍圖。剛完成歷史任務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佔地86公頃,渠務署於部分地段興建防洪人工湖,為全港首個開放予公眾使用的人工湖,既可減輕下游排水系統的負荷,又可作康樂用途,從而推動親水文化;同時,政府早前於安達臣道石礦場撥出土地,用以興建資助房屋和私人住宅。由此觀之,發展與保育並非不可並存。

防洪人工湖設浮橋。(渠務署提供構想圖)

另外,活化礦場後可舉辦不同的文化活動,讓市民認識礦場歷史。五十年代最具規模的馬鞍山鐵礦場於二戰後主要向日本供應鐵礦沙,部分遺址於兩年前被古諮會評為二級和三級歷史建築,連帶鄰近的礦工村落和逾百年歷史的鐵礦洞入口和礦場警衞室等遺址,吸引不少遊人到訪。負責活化的信義會去年在此舉辦全港首個礦山挑戰賽活動,讓市民體驗礦工生活,籌款翻新建築物(首階段活化保育工程)的費用,其次每星期定期辦十多場導賞團,助大眾了解礦場歷史。

蓮麻坑礦洞過往屬於邊境禁區範圍,至2013年才被剔出禁區範圍。但由於日佔時間日軍曾在此進行盜採活動,令部分支撐礦道的礦柱頂部崩塌,現時礦道有塌陷危機;而且礦場內有多個深達10米的豎井,誤墮足以致命,遊人切勿嘗試進入。(受訪者提供圖片)

野外地質師朱晉德曾指出,香港的礦場規模雖不及外國大,但香港的礦產類型較多,不少礦場只在市區毗鄰,是世界上少見。例如全港最大規模的鉛礦場新界蓮麻坑曾採出黃銅礦,當中有金、銅成份,惟金的比例少,估計沒有商業開採價值。可見,以往香港礦場發展多元,截至2016年,仍有六個荒廢的礦場未發展、活化,但政府曾勘察礦場狀況,發現當中不乏具有科學價值的礦洞,惟須將其納入保育、規劃,重塑香港採石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