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派錢4,000元 這就是「理財新哲學」?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早前宣布的「關愛共享計劃」將在2月1日起接受申請,合資格市民可獲派發4,000元。對不少市民來說,近年政府大型工程層出不窮,林鄭在去年底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更預計會花費大量財政儲備,市民獲發4,000元雖然說多不多,仍聊勝於無。但是,「派錢」無助解決社會深層次結構問題,往後政府應將資源投放在長遠政策,而非沉迷一次性分配。

一次性派錢 就是「理財新哲學」?

對香港長遠發展來說,一次性向市民「派錢」,刺激短期消費,未必是一件好事。更遑論今次派錢條件甚為複雜,當中員工開支和辦事處租金等職津處行政費用就高達3.1億元,佔計劃總開支113億元的2.7%,比例遠高於2011年全民派6,000元時的0.5%。

本屆政府多次提及要有「理財新哲學」,在2018-19年度的財政預算案當中,提出應該要在確保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採取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善用盈餘,為香港投資、為市民紓困。然則一次性「派錢」是否也屬於所謂「理財新哲學」,着實見仁見智。

進而論之,如果政府確實有投放資源做長遠社會投資,也未必需要作如此過苛之論。但政府一方面鼓吹「理財新哲學」,而實際觀察財政預算案的開支及收入分析,在「為香港投資」方面可能也存在相當多需要「補漏拾遺」之處。

舉例來說,在2018-19年度,公共開支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雖然達到21.2%,略高於審慎理財原則下的20%。不過,回顧過去20年,包括98-99年度和03-04年度的公共開支,其實均曾超越2018-19年度的比例,這一方面反映所謂20%的原則並非「天條」,另一方面也顯示政府不見得有特別加大投資。

林鄭月娥認為,理財新哲學是大膽增加開支、投資未來,維持香港長遠競爭力 (李澤彤攝)

教育、衛生、安老的「遺」 誰來「補」?

更重要的是,如果觀察按政策範疇劃分的政府總開支,不少重要領域的經常開支未見得有特別增長。例如以佔政府總開支比例最高的「教育」(20.4%)來說,立法會有文件指出其在2018-19年度的總開支雖預計增加28.4%,但大部分增幅均來自非經常及非經營開支項目。

尤其值得注意者,是教育作為投資香港未來的一項重要事業,在2018-19年度,教育經常開支的按年增長率卻僅為5.6%,升幅在各政策範疇中排行第二低。此外,根據教育局數字,教育開支總額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近年也一度持續下跌,由2012-13年度的3.8%,跌至2017-18年度的3.3%。相比起市民是否可有幾千元「零用錢」,這部分的「遺漏」想必會更影響香港下一代的競爭力。

資料來源: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

除了教育之外,人口老齡化作為香港未來一項確切的趨勢,對於衛生醫療的需求想必也與日俱增,現時公院輪候急症室時間動輒4至5小時,部分公立醫院專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更可長達兩至三年,問題可謂迫在眉睫。近年政府的衛生經常開支雖然有保持平穩上升,例如由2017-18年度的628億升至2018-19年度的712億,按年增幅達13.4%。但是,要達致大幅縮減專科輪候時間、提升公營醫院服務的目標,仍舊長路迢迢。

在社會福利部分,雖似乎是難得的亮點,其經常開支按年增幅高達21.3%,遠高於整體經常開支11%的增長率,其涉及的額外開支包括推行福建計劃,和落實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看似對老人家不錯。不過,申請長者生活津貼需要通過嚴格的入息審查,很多長者未能享有這項福利,而政府今年推出的年金計劃亦乏人問津,退休保障制度仍然殘缺不全。為確保長者可以安享晚年,政府應進一步增加高齡津貼(生果金)以及長生津的金額。

資料來源: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

總的來說,如果社會因為上述部分「派糖」政策,就認為政府有對香港的安老服務加強長遠投資,恐怕是一葉障目。政府雖然在口頭上鼓吹「理財新哲學」,但近年政府經常開支佔整體開支比率其實都未見特別提高,自2008-09年迄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均大致在65.6%至77%的區間內徘徊反覆,假若政府想讓社會撇除口惠而實不至的印象,將來還須真正革新理財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