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羅致光助攻撥火 是迫更多勞工上街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地在位者不善辭令,於近日的修例風波中表露無遺,在位者未能了市民憤怒的原因,反倒連番失言,不斷助燃社會的不滿情緒;然而,慣於開罪香港市民的勞福局局長羅致光,雖然沒有就修例一事開腔,但仍於滿城風風雨雨之時,重提引入外勞這般「惹火」的議題,嚴重漠視本地勞工利益。「01觀點」早已指出,民怨爆發,表示的除了是政治上的憂慮,亦有民生現實的絕望,羅致光敢進一步挑動本地勞工情緒,無異於將他們迫上梁山。

在位者言論之所以得罪人多,除了因為他們忽視民怨癥結,亦是他們只為社會上部分既得利益者發聲,忽視普羅大眾的利益。如財委會主席陳健波,在612衝突後不僅高調「盲撐」政府修例,完全無視修例如何刺激衝突發生,更指責示威者破壞香港穩定,威脅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中產利益,這不但盡顯其自私心態,更顯示他只關注個別群體的「心聲」,忽略了廣大市民的訴求。

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市民怒火中燒,在位者本來就要慎其言行,不應作無謂事助燃對抗情緒。然而,屢屢失言得罪市民的羅致光,竟敢逆常理而行。羅致光於周日(6月16日)發表網誌探討勞工短缺問題,當中除了肯定未來勞工短缺的嚴重性,亦提出要以「多管齊下」應對短缺問題,包括增加婦女勞動力,與及重提輸入外勞的需要。

然而,輸入外勞終究過分照顧商界利益,忽略本地勞工權益。如「01觀點」指出,勞工短缺的成因在勞動待遇欠佳問題,部分行業如餐飲、保安、安老院舍等,更是厭惡性行業,在薪水低、工作環境惡劣下,自然無人問津;而諸訴外勞,說穿了只是由外地人「硬啃」如此差勁的工作條件,並且拉低整體行業工資水平,損害本地勞工利益,這在已有限地引入外勞的安老服務業上早有證明。故如非迫不得已,引入外勞應只為最後選擇。

圖片說明:羅致光早前已承認香港勞工短缺,亦明白有個別行業面對人手短缺的困難,港府「會認真考慮輸入外勞」。(立法會截圖)

面對有關引入外勞為親商界的批評,羅致光認為其政策不乏「向商界開刀」,並舉例「提出取消強積金與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對沖」的優化方案、延長侍產假及產假、以歷年最大的增幅調高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等政策,證明自己對商界、勞工界均一視同仁。誠然,不能夠抹殺羅致光所有勞福政策的功效,但即如他舉出的例子,不難發現政府對商界始終處處忍讓:例如於取消強積金對沖上,政府花數百億竟補貼商界在未來25年支付員工的遣散費及長服金款額,實難見政府果真有平衡勞資雙方的權益。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爭論多年的強積金對沖安排,今年再有進展。政府決定,將會延長「包底」年期至25年,總資助額會增至293億元,但商界方面仍未收貨,要求政府作長期承擔,能否如期在2022年取消MPF對沖仍是未知之數。(資料圖片)

另外,羅致光理應明白,盡量釋放本地勞動力方為解決問題的良方,如他所提倡的家庭友善政策,固然可取,但須要知道,基層勞動力之所以未能盡然釋放,還涉及更龐大的民生問題。本港現時居住成本高昂,料有不少基層市民為求申請公屋,寧願只有限度工作,並且放棄應徵人工較高的工作,只為符合公屋申請的入息上限,變相浪費了珍惜的勞動力,羅致光與其輕言輸入外勞,為何不致力協同運房局等部門研究改善勞福、房屋制度,以解決上述輪候公屋市民的困境,從而確保基層勞動力能得以「盡用」?

羅致光在時局混亂時提出惹火言論,本屬不智,但更重要是,社會氣氛與民生議題息息相關,政府仍執迷不悟,在勞福政策偏袒商界,漠視基層勞工利益,只會令更多基層市民感到絕望,投入抗爭運動。須知道,若連不少一直未有上街的基層市民都被迫上梁山,港府只會進入無法管治的休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