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政治的悲劇 庫爾德人慘成棄卒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若要盤點美國近年開罪的盟友,土耳其必定是關鍵一國。本周二(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禁止土耳其購買美國F-35戰機,以回應這位北約盟友向俄羅斯購買S-400導彈防空系統。表面上,購買軍備本是消費者權益之爭;實際上,這是一場地緣政治之爭。
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引入與北約關係有張力的俄羅斯防空系統,外界解讀土耳其的舉動猶如主動邀請俄國窺探美方的軍事機密,研發擊敗美國隱形戰機的技術。因此,白宮一直大力反對土耳其的計劃。然而,更值得問的是,為何土耳其明知美國反對,甚至可能會與其鬧翻,仍然執意而為?
早在2003年,白宮不顧土耳其反對執意入侵伊拉克,兩國關係已漸見裂縫。如今土耳其愈走「中立」的取態,向俄國靠攏,不單埋下了北約分裂的種子,更反映出兩國利益已到難以兼容的地步。更甚是,三國在中東亂局的干預,不僅無法平息戰火,平民死傷只會更多。

埃爾多安正在改寫土耳其的政治生態。(VCG)

沒有共同稻草人 就沒有同仇敵愾的關係

起初,美國、土耳其同盟的動機,是出於兩國在冷戰肇始,為蘇聯勢力擴張的共同擔憂。雖然土耳其是北約唯一的阿拉伯成員國,但安卡拉卻是圍堵前蘇聯不可或缺的一環。地緣政治上,土耳其位於地中海,可助北約抗衡西面的保加利亞、東面的亞美尼亞,以及北面的鳥克蘭,而此至關重要的戰略價值,自然可不費吹灰之力,換得美國的安全保證。

可是,冷戰結束後,兩國不但失去了共同的稻草人來維繫友誼,美國更在2003年因子虛烏有的指控,揮軍入侵伊拉克,正面擊中安卡拉最忌諱的惡夢,讓庫爾德族人乘勢坐大。戰爭前,尋求獨立的庫爾德族人不單是土耳其一方的煩惱,也是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的共同敵人,惟美國在安卡拉反對下,仍執意推翻薩達姆(Saddam Hussein)。從土耳其的角度來看,打壓庫爾德族人的獨立運動,是四國難得的共同目標所在;小布殊無故在伊拉克炸出一個權力真空,自然會觸動安卡拉的神經。畢竟,分離主義「自古以來」都是主權國家的頭號敵人。

俄羅斯S-400運抵土耳其,其標誌性意義不容低估。(AFP)

雖然兩國的矛盾在伊拉克一役中尚未完全浮面,但到敘利亞內戰中段,美國借用庫爾德民兵攪局,那便正式把土耳其推向靜觀其變的俄國懷抱。起初,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Erdogan)本想說服美國推翻巴沙爾(Bashar al-Assad),但在平衡「國家利益」和國內反戰聲音的考量下,華盛頓卻選擇了支援庫爾德民兵組織,執行反恐目標。這就等同跟埃爾多安說,「盟友與否,美國優先」。於是安卡拉曾兩次入侵敘利亞北部,迫使美國切斷與民兵組織關係,並阻止庫爾德人沿着邊界,建立自治形式的政治實體。

3月24日,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組織「敘利亞自由軍」向ISIS的最後盤踞點巴古斯(Baghouz)發起進攻。肆虐中東8年的ISIS已被基本剿滅(GettyImages)

俄國在收漁人之利 庫爾德人猶如棄卒

有趣的是,土耳其在外交上轉向中立,實為自身過失所致。2015年,土耳其錯誤擊落一架俄國戰機,換來莫斯科以空襲回應,切斷了土耳其在敘利亞的戰爭代理人的補給路線。這不但令埃爾多安須要出面道歉,更迫使土耳其從爭奪敘利亞的戰爭遊戲中,由擴張勢力改為處理衝突地區的難民問題。這對無心插柳而成的組合,相信沒有美國的「穿針引線」也不會成事。

不過,夾在大國之間的戰爭遊戲中,庫爾德族的遭遇可謂儼如棄卒。去年12月,特朗普宣布已擊退ISIS,並指美軍撤出敘利亞。這不單被庫爾德族視為出賣,也間接邀約土耳其再以高壓和軍事手段,鎮壓庫爾德族。「喜訊」傳出不久後,埃爾多安隨即向敘利亞邊境派遣更多軍隊,並威脅要在民兵控制的地區採取軍事行動,以削弱自戰爭開打後庫爾德族躍升的勢力。是以,在美國的摒棄和土耳其的恫嚇下,庫爾德族無路可退,轉身與俄羅斯接觸,並寄望巴沙爾政府能作盾牌,為孤立無援的族人提供保護

埃爾多安決定對庫爾德自治地區用兵,美國撤軍只會令庫爾德盟友處於「任由土耳其宰割」的境地。(視覺中國)

對不少看倌而言,上述的大國因共同利益而結盟,再因利益矛盾而分道揚鑣,實為平常不過的現實政治。但是,戰場上士兵所殺的「敵軍」實非犯下天條的罪犯,而是一個素未謀面的異國人,本質上只是合法殺人的另類表述。原則上,國家組成的首要任務是保障國民的生存權利,那又有什麼「國家利益」能比民眾性命來得重要呢?這一點,相信只有草菅人命,視死傷者為數字的政客方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