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陣示威和平落幕 激進之風仍須警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日(8日),民陣發起「12.8國際人權日」遊行,是民陣數月來首次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的遊行。遊行前,我們曾寄語遊行人士和警方克制,令遊行能和平順利完結,讓香港社會再次看到未來。整體而言遊行大致和平結束,未有出現令人擔憂的暴力事件。同樣,周一(9日)激進示威者再次呼籲「大三罷」,亦未有出現大型堵路和破壞公共交通事件,確實令人感到安慰。我們必須再次提醒社會各界,暴力抗爭不能為香港尋找出路,應當珍惜和平的香港社會。周日警察檢出真槍,及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遭投擲汽油彈縱火,正是警惕社會必須阻止激進暴力的風氣滋長。

香港經歷了近6個月的暴力騷亂後,各界都深切希望能盡快回復和平。《香港01》一直呼籲社會要秉持「和理非」精神。區議會選舉在和平中完結,令不少香港人重新看到和平的希望,值得香港人鼓舞。

下午約4時半,遊行對伍抵達遮打花園外,民陣糾察、候任中西區區議員葉錦龍表示,遊行結束後沒有集會,呼籲遊行人士抵達遮打道後,遵從糾察指示下離開。(吳倬安攝)

繼區選後 再踏一步

周日民陣發起的「12.8國際人權日」遊行,是區議會選舉後首個大型公眾遊行。按民陣公布有80萬人參加,而警方指最高峰時有約18萬人。無論具體數字如何,周日所見,港島街上的確布滿人群,屬於近期少見的合法大型遊行。在經歷了多個月的暴力示威後,香港社會已歷盡暴力破壞,堵路、縱火、破壞公共交通、隨處可見的私了等,都已違背了整場反修例運動追求民主自由的宗旨。暴力示威者在經濟上造成嚴重破壞,更對香港法治和秩序構成嚴重威脅,甚至令不少市民擔心人身安全。要解決香港的種種問題,政府應用心傾聽民意,但同時市民亦應明白社會亟須回復秩序,不能再任由暴力騎劫訴求、讓極端主義淹没理性。

所幸的是,周日遊行民陣和警方都有各自努力,令遊行能和平順利結束。警方大體克制,而且在保安方面準備充足,例如控制制高點,讓好事之徒難以製造更大混亂。民陣亦安排200人的糾察隊控制秩序,遊行完結後積極勸喻示威者和平離去。與早前的大型公眾活動相比,周日的遊行秩序已算不俗。我們曾經寄語在區議會選舉後,香港社會能回歸理性,務實討論如何處理社會訴求。周日的遊行繼區議會選舉和平完成後,算再走出一步。所有「和理非」和政府亦應深切反思暴力示威的後果,繼續將社會推回正軌,堅持「和理非」精神。

然而,周日亦有跡象顯示社會上的暴力未完全平息,甚至可能有示威者心存僥倖,企圖以激進手法重新挑起暴力浪潮。周日早上,警方根據線報突擊搜查多個地址,檢獲包括一支9mm半自動手槍、3把匕首及軍刀等大殺傷力武器,更是整場示威以來首次檢得槍械,令社會捏了一把冷汗,擔心「勇武派」企圖為暴力提供「燃料」。周一(12月9日),亦有零星的激進示威者堵路、阻礙地鐵車門、破壞商店等,意圖「重施故技」再推動「強制三罷」。

崇光百貨外擠滿了出席遊行的市民。(盧翊銘攝)

我們多次指出,「勇武有用」以至於「攬炒論」都只是空中樓閣的水中月,無法推動社會進步。各界均應盡好本分抵制暴力:警方盡其所能拘捕真正對社會安全做成威脅的犯罪分子;「和理非」切勿再為暴力開脫,必須勇敢指出其不是;暴力示威者及其附和者也要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要再沉迷街頭暴力,賭上前程甚至生命,並犧牲社會整體利益。

我們一直強調「殺君馬仔道旁兒也」的道理,社會若將暴力示威浪漫化為「革命」,將激進示威者美化為「英雄」,即使其出於真心欣賞年輕人的勇氣,或是另懷私心「消費」年輕人,客觀而言都是在慫恿年輕人犯法,更可能令他們抱憾終生,令其家庭承受損失。周日遊行時,疑人向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投擲汽油彈縱火,並高呼「法治已死」,我們亦不妨反思,這些行為及主張是否也在破壞法治?

香港社會嚴重撕裂已是既成事實,但一次大亂也足該令市民作深刻反省,並認清社會應走之路。我們寄望社會各界能認真反思問題所在,切勿再使香港磋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