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堂副校網上失言 社會應信任校本機制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早前孔聖堂中學一名署理副校涉嫌發布仇警言論,周三(26日)校方發聲明,表示校董會經調查後認為涉事副校只是轉發貼文,其後知道內文有特別意思後,已即時刪除貼文,事後亦有悔意。由於該副校行為已對學校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其疏忽亦不符學校高級行政人員的應有表現,校董會一致議決即時終止其署理副校長職務,但回復其教學工作。

孔聖堂中學早前成立獨立小組調查署理副校長何栢欣網上言論,決定即時終止其署理副校長之職。(資料圖片)

留任教員惹不滿

在校方議決之後,該署理副校可以留任教員的結果,仍引起部分市民不滿。周四(27日)約30名荃灣社區人士到教協抗議,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亦在Facebook接連批評,及去信孔聖堂中學校董會要求校方開除涉事教員。

教師的一言一行的確會影響學生,身為人師在堂上授課抑或上網發言都應謹言慎行。不論個人政見立場為何,都不能夠發表仇恨言論,必須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榜樣。不過今次的「藏頭詩」事件,字面及藏頭意思迥異,難以一口咬定教師蓄意為之。若校方與涉事教師親身接觸,並經調查後認為教師屬無心轉發,社會也應尊重校方調查結果。校董會調查不應淪為網絡罵戰,我們也不能直覺認為「黑師有罪」,便咬定他有罪。

孔聖堂中學的講堂歷史悠久,曾邀請許多著名人物來演講。(鄧倩螢攝)

尊重校董會決定

校董會表示秉持「政治不入校門」的原則,值得肯定。同樣道理,即使表達異議者是如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般那樣有政治地位,校董會仍須秉持一貫原則,按既定機制處理事件。一方面教師,學校不可能宣揚暴力、散播仇恨;但另一方面社會仍須尊重機制,避免外界以群眾壓力或政治壓力影響校本決定。根據《敎育條例》,校內的日常管理,教員的任免去留,皆屬校董會的負責範圍之內。社會應給予校園在處理教師失言等事件上的自主空間,相信教育局的既定機制可以處理問題。

社會當然有言論自由,表達他們對涉事教師的不滿,梁振英也當然有權在網上及發信要求校方開除教員。但這不只是自由和權利的問題,我們也要思考怎樣才對學校、對社會才是較好。梁振英去年就將軍澳和荃灣兩間中學的事件高姿態施壓,「01觀點」當時曾提醒這名前特首應謹言慎行,不要在香港掀起鬥爭風氣。如今孔聖堂中學事件應告一段落,校方報告亦指該教員「平日教學工作勤勉盡責」,認為可回復教學工作,涉事教師更於周四(27日)登報道歉,社會若以一己立場及判斷凌駕校方,一再追擊,對學校以至教育界又有何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