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丸事件2.0】童黨出現全因本性頑劣?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繼早前綽號「牛丸」的17歲少女及一名15歲少女涉嫌欺凌後,安定邨上周六(2月29日)同一暗角再出現童黨事件。一名13歲少男疑因打波與人結怨,遭至少10名童黨圍毆,期間有人手持鐵通猛力攻擊,並踩事主頭及背部,再搶去身上財物。事主哥哥接受傳媒訪問時無奈表示,在屯門居住20多年,童黨問題一直未能解決。

拘捕非唯一出路

犯事者無疑要受到法律制裁,以今次事件為例,警方已將事件列作「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和「盜竊」案件跟進。然而,加強保安將所有街上流連的青年趕走,充其量僅屬治標。而因去年的反修例風波,社會甚至有激進意見認為要動用警力將所有青年拘捕,童黨問題政治化,更對處理問題有害無益。

社會福利署一直為成長路上有適應困難的兒童、少年以及少年違法者,提供感化及住宿服務,本意是為他們一時犯錯之後,可讓他們學習面對逆境、建立自信,為重投社區生活作好準備。青年犯罪之後始終要在社會繼續生活,若青年最後得到的只有低學歷、留案底,重投社會後根本無出路可言。將青年罪犯推做成年罪犯,最終社會也要為此付出代價。

入晚後,安定邨商場平台燈光昏暗,有區內人士稱過往不時有人毆鬥。(王譯揚攝)

童黨、家庭與學校

處理童黨問題需要雙管齊下,一方面確要加強保安,防止童黨騷擾居民生活,面對犯罪警方打擊也不無道理。但是另一方面,童黨流連街道,教育以及家庭的責任仍不能忽視。要根治童黨問題,社會首先要從童黨角度出發,重新反思社會是否一樣犯了錯。

部分青少年因成長背景複雜,也可能因童年陰影影響而作出偏激行為,童黨問題不能夠以青年「本性頑劣」一言敝之。隨社會發展,雙職父母工時長,單親家庭家長也難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分身,父母與子女的交流不足也令關係疏離。香港家庭教育學院曾訪問509名本港中小幼子女家長,結果發現34.5%家長每周工作46小時以上,四分一人與子女每日聊天不足15分鐘,一成家長更與子女零交談。而家人交流不能量化計算,也使問題更加複雜。部分夜間流連街道的青年,或與家人爭吵,甚或根本家裏無人,因為「在家更難受」,也驅使部分青年在街上流連。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青年在家無可歸屬,學校本來應該給予容身之所,不過理想總是那樣遠。學校沒有成為「問題青年」避難所,反而成為青年的壓力源頭。港大民研在2018年曾進行《香港幸福感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的15至19歲青年感到有精神壓力,其中八成壓力來自學業。學生成績經常成為判別學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升學也以學術能力為先,運動、藝術等課外活動長期被普遍學校視作末業。學校制度無法讓成績稍弱的學生得到成功感,甚至可說是將他們「排擠」在外。結果晚上在球場流連的朋友們,讓他們得到了歸屬感。

13歲少年遇襲多處受傷

建立歸屬瓦解童黨

告別童黨,必須由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縱然不容易,但學校以至政府仍需努力為青年建立歸屬。政府首先要重新審視社會的青年服務是否適合外判,並檢討社區資源足否照顧眾多的邊緣青年;教育局也應在學術以外,為這些學生提供其他機會,讓學生接觸不同技能、興趣,建立學生的成就感。學校協助學術能力稍落後的學生時,亦應跳出補課、補習的學術框框,透過不同課外活動,如運動、藝術、話劇等,讓學生在學校建立歸屬,在學校流連總比街上好。

然而打擊童黨的最強「武器」,始終掌握在家長手上。如果情況許可,不如在爭辯對錯之前,先與子女多加傾談,收起訓斥語氣,嘗試沉住氣靜心聆聽,如有需要甚至可考慮尋求社工協助。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青少年年紀尚小,未來日子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