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台釀罷工 勞福局應捍外賣員權益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疫情之下本港市民減少出街,連帶網上外賣平台亦應運而生。可是在平台生意增加同時,外賣員的薪酬卻現倒退。周日(24日)網上平台Deliveroo外賣員在18區進行集體罷工,抗議公司推出新制,減少外賣員訂單收入後再推「加乘獎金」計劃,令員工收入減少。有平台外賣員向傳媒指出,罷工行動於周一(25日)繼續,亦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大型工業行動。

Deliveroo曾在2018年出現罷工。圖為當時港島區車手發起罷工。(資料圖片/賴俊傑攝)

外賣員收入漸減

除了外賣平台員工發起罷工,早前另一平台亦有員工疑因不滿公司薪酬安排而將客人外賣丟棄,種種工業行動都令外賣員的待遇問題備受關注。網上平台外賣員一直被視為自僱人士,不論「步兵」(步行送遞)、「騎兵」(電單車送遞員),大部分均以工作量計算薪酬,而「騎兵」日常搵食車的油錢、保養,甚或違泊罰款均由外送員自行承擔,解約後亦不會獲得賠償補貼。

外賣員的「勞工保障」不足,而隨不同平台的計費方法轉變,更進一步打擊外賣員收入。外賣員每單收入、每單距離均由系統分配,若外送員拒絕一定次數訂單將會影響收入。部分平台無視上山下坡,只以地圖上的直線距離計算外賣費用,若以中環站走到山頂的3.6公里距離為例,以平面距離計費根本不合常理。有部分外賣平台更被指將「騎兵」距離的外賣單發送給「步兵」送遞,節省「騎兵」較高的運輸費用,也逼使「步兵」以更長時間運送外賣,變相削減步兵時薪。對於系統所發訂單,外賣員可謂肉隨砧板。而據參與罷工的外送員指出,隨公司取消最短路程價錢,外賣員更彷彿失去最低工資,以1公里路程計算,每宗外賣平均減少近10元收入。

外賣員既屬自僱,但工作時又與受僱相似。(資料圖片/吳煒豪攝)

「自僱」不是擋箭牌

正因外賣員工作時間「自由」,運輸成本由外賣員「自負盈虧」,平台與外賣員間的關係模糊不清。外賣員既屬自僱,但工作時又與受僱相似,如要成為外賣員既要參與平台簡介會,也要領取公司裝備,外送時穿着制服。勞工保障不足以保護外賣員,另一方面疫症之下外賣員又成為不少市民的維生方法。如何保障外賣員能有適當保障,應是勞工處及勞福局的當務之急。

根據勞工處資料,「自僱人士」身分建基於合約簽訂前的雙方意願,而外賣員作為自僱人士更不受《僱傭條例》、《最低工資條例》、《僱員補償條例》等方面保障——假期、工傷、最低工資,以至遺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等均無保障。網上外賣平台的壯大,背後無疑正犠牲外賣員的福祉。

對於外賣員工作的性質是否全屬自僱,他們不受保障是否合理,這固然需要局方調查。而隨平台降低員工薪酬,外賣員有機會正以低於最低工資的時薪工作,勞福局也應與外賣平台協商方案保障外賣員生計。例如外賣平台最少應以「最低工資」作標準,向在一定時間內送達外賣的員工支薪,對於未來可能出現的罷工行動,勞工處更應積極介入雙方紏紛,要求平台以合理方法計算外賣距離及薪酬,甚至給予「步兵」取消過遠訂單的權力,為外賣員爭取合理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