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中華白海豚或絕跡 改善水域不宜遲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華白海豚於1997年被選為香港回歸的吉祥物,多年以來亦被視為本港海域珍貴的動物。但環境污染、填海和捕魚等經濟活動增加,已使其物種生存亦陷於滅絕危機。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周一(1日)發布《緊急保育行動》,望能喚起政府和民眾關注,並促請港府擴大海豚保育管理區,加強與珠三角各省市合作,穩定及恢復白海豚種群,拯救瀕危的野生動物。

中華白海豚被列為「易危」品種,本港附近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數目近年亦銳減。(資料圖片 / 羅國輝攝)

珠江三角洲素來被認為是全球養育中華白海豚種群的水域,但隨着各城經濟發展的足跡擴大,據漁農自然護理署於2018/19年度發表的海豚監察報告,本港海域的白海豚數目,已較一年前的數字減少超過三成,目前只剩下約32條仍在掙扎求存,而珠三角一帶的總數則為約2千條。若然本港的白海豚數目,仍維持短短15年間銳減八成的速度,這不但難以維持種群可恢復的最低水平,更有機會在數年內踏入滅絕的終站,故《緊急保育行動》事不宜遲。

15年間減八成

縱然有多個原因驅使到白海豚步入滅絕階段,但終歸亦離不開人類的發展足跡。據WWF指出,本港龍鼓洲和沙洲海岸公園本是白海豚覓食和棲息之地,但自2005年起港珠澳大橋的工程動土,已削弱其鄰近海域原有的保護功能,另加上現有的「三跑工程」、東涌新市鎮擴建和小蠔灣填海工程,皆使白海豚的活動範圍愈縮愈窄。

由基建工程、捕魚和貿易衍生的海上交通,不僅使到水中的沉積物、毒素和碎屑的水平上升,增加海豚主要獵物的魚鰓堵塞的風險,間接削弱海豚食物的數量,減少其存活率。與此同時,頻繁的海上交通也會增添海豚遭船隻撞擊的機會,而且引擎和大型機器的聲響,亦影響白海豚賴以維生的回聲定位本能,使獵食、溝通及定位的能力大大減弱。

港府在去年底刊憲,將大嶼山西南約650公頃地方劃為海岸公園,以將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納入《海岸公園條例》及《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規管裡。但這條於本年4月生效的條例充其量僅是遲來的春天,難言可逆轉白海豚遭滅種的機會。因此,港府除了可積極考慮擴大白海豚主要活動海域鄰近的海岸公園,如大小磨刀海岸公園、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等,也應考慮在指定海域裡,規定水上交通的航道和速度,甚或是機器的聲音分貝,以助海豚種群數量恢復穩定。

既然白海豚的活動範圍不只於本港海域,而是遍及珠江三角洲,由跨省市協調的保育行動亦是不可或缺。如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欲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要「整治珠江東西兩岸污染,規範入河(海)排污口設置,強化陸源污染排放項目、涉水項目和岸線、灘塗管理。」這都能確保須保育生物的多樣性,令珍貴的海洋資源和生命,不會因為人類的經濟發展而成為犧牲品。既然本港長年均視中華白海豚為吉祥物,其物種存亡同是港人不容忽視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