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是靠美國「誘因」而來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5日)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表示香港失去美方給予的特殊待遇地位後,不會是個成功的證券交易地,美國的證券交易業務則會隨之增加。然而,這番言論除了反映出其吹噓本性,也可見其對金融市場運作的無知。面對華府來勢洶洶的打壓,特區政府除了須鞏固本港的金融產業優勢,亦要積極開拓和吸納國際資本,為中美經濟脫勾作好準備。

特朗普在日前的訪問中提及美國廢除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後,將有助吸納國際企業和投資者的資金,轉移到美國的交易所。特朗普稱,「我們給了他們(香港)極大誘因(incentives)⋯⋯他們從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以及我們所有交易所奪走龐大的業務」,但「我們現在已經把一切都帶回來,香港不會再是成功的交易中心⋯⋯我們現在要賺很多錢。」

特朗普:把交易帶回美國

首先,生意從來都是互惠互利,美國政府又怎會對別人白白送好處?在商業上給予香港特殊待遇,乃美國同時惠及自己的安排。再者,正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所指,香港的優勢包括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監管制度及基建、豐富的人才資源等,特朗普憑何邀功?而他亦沒有闡釋,為何香港的交易中心地位與美國交易所會有此消彼長的關係。

當然,在當下中美關係拳來拳往,作為中國門戶的香港難免被的波及,惟美國的措施亦不見得可削弱本港金融中心的地位。首先,由於在美國參議院5月通過的《外國公司控股責任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規定,若外國企業連續三年沒有接受美國監局機構的審查,當局有權可禁止某股票交易。雖然此舉表面上是因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而起,但在中美經貿活動泛政治化的氣候中,早已被不少企業視之為法律「武器化」的先兆,並使不少原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如百度、新浪、攜程等,皆陸續考慮私有化,並退出美國市場,以尋求回到本港或上海作上市。隨着大批中國企業有意回流,自然會使券商和經紀生意大打折扣,難以重振美國交易所的雄風。

據統計指出,中美關係在下半年急速惡化,亦沒有對本港的金融市場有太大影響。截至七月時,本港金融市場每日的平均成交額為1,24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逾四成,而新股發行(IPO)的募集金額,亦高達1,321億港元。另外,據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所指,即使上半年的經濟受疫情困擾,但本港交易所募集的資金,跟美國納斯達克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仍名列全球頭三,不但毫不遜色,更不得特朗普的言論有成真的趨勢。

港府須積極備戰

反而,特朗普急着揚言國際資金將回到美國,更可見其知識的貧瘠。縱然撤銷「香港政策法」,無疑會對香港轉口港的地位和新科技產業轉型帶來影響,但本港得以成為國際金融城市,歸根究底,還是本港擁有良好的法制、專業服務的人材和配套、金融基建等自己辛苦經營得來的優勢,而非靠美國的「誘因」,才能在亞太地區闖出頭來。

縱然一眾中國企業有意回流上市,未來定會為本港的金融市場增添活力,但港府除了需要鞏固自身的國際優勢和聲譽,做好上市核批的把關流程,更要在中美經濟逐步脫勾、全球產業鏈重置之時,積極招商,吸引新興國家的企業來港上市。除此之外,如同近日港交所計劃成立的可持續及綠色交易所「STAGE」和推出亞洲及新興市場指數期貨及期權產品,這都可使港交所加快服務多元化的步伐,引入更多資產類別和產品類型,化危為機。